拓展思路打響紅色文化品牌閩中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舊址傾力打造黨史學習教育精品陣地
2022-03-18 14:23:18?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老舊的槍支、彈夾、紙契,羅漢里革命紀念館,閩中革命史展覽室,紅軍路,紅軍宿舍……走進閩中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舊址,人們就仿佛回到了風云激蕩的革命戰爭年代。 閩中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舊址位于一都鎮普禮村羅漢里自然村,曾是中共福建省閩中特委和閩中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一支隊活動中心和根據地,在閩中地區的三年游擊戰爭(閩中三年游擊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近年來,閩中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舊址深化黨建引領,不斷拓展紅色文化發展思路,打響紅色文化品牌。2021年,羅漢里舊址完成三期提升改造,升級了硬件、豐富了內涵,實現了全流程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體驗,成為可玩、可看、可學的黨史學習教育精品陣地。 搭好紅色平臺 讓紅色文化“立起來” “大家眼前的雙福寺就是當時游擊隊的司令部,也曾是中共福建省委的辦公地點。羅漢里游擊根據地武裝力量從建立伊始,就是由中共福清中心縣委一手發動、領導的,是閩中游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陳小麗是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舊址的講解員,雖然年輕,但講起閩中游擊支隊革命先輩光榮戰斗史卻十分老練專業。通過她的講述和介紹,紅色精神從抽象的符號、理念變成了一位位有血有肉的時代英雄、一個個令人振奮的革命故事。 閩中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舊址占地面積100余畝,擁有革命烈士紀念碑廣場、紅軍亭、紅軍學校等8個教育場所,以及動漫導覽牌、共建共享墻、紅軍路摩崖題刻、閩中革命歷史展覽館等多個主題景觀點,是集紅色革命教育、黨建文化展示、休閑娛樂健身于一體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先后列為“福建老區革命遺址”“福州市級紅色文化黨性教育實踐基地”“福州市黨史教育基地”“福州市和福清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2021年3月,閩中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舊址被福建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列入100個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名單,成為全省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目的地。我市以此為契機,從完善軟硬件設施、優化互動體驗、打造文創亮點等方面著手,多措并舉,對其進行提升改造。目前,羅漢里已建成游客服務中心,能夠為游客提供泊車、接駁、用餐、景區講解、紅軍服租賃等服務,并提升完善了參觀線路重點部位和核心區功能設置,從一都鎮普禮村到羅漢里,沿途可見紅旗、火炬、紅色標語等紅色元素。同時,綠化美化、環境整治和通信工程等工作也得到強化,并新增了工農紅軍和火炬旗桿、景觀小品等氛圍布置,整個景區洋溢著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加入腦入心。 推廣“沉浸體驗” 讓紅色文化“活起來” “這個帽子真的好萌!”“這個圖案好可愛!做成書簽正合適。”羅漢里的游客服務中心不僅有完善的服務功能,還設有文創產品展陳區和土特產售賣區,文化衫、背包、徽章、臂貼、草帽、學習用品……各式各樣精美別致的文創產品在這里陳列,受到游客熱捧。 將紅色文化元素運用到文創產品設計中,不僅豐富了黨史學習教育的互動體驗,還增強了時代感和吸引力,能夠輻射更多人群,將黨史學習教育延伸到千家萬戶。 為進一步增強參觀學習者的體驗感,羅漢里精心策劃推出“七個一”全流程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模式,引導參觀者通過“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誦讀一首紅色詩詞、重走一段紅軍路、參觀一次黨史展覽、聆聽一堂黨史微課、觀看一部紅色電影、合唱一首經典紅歌”等方式重溫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跟著講解員觀摩老物件,唱紅歌,朗誦紅色詩詞,觀看紅色電影,這樣的沉浸式體驗讓人耳目一新!”去年,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舊址開放首日,前來參觀的市民王先生對羅漢里的“七個一”稱贊不已。 追尋革命足跡,緬懷革命先烈,傳承不畏艱險……羅漢里的“七個一”將黨史學習教育從傳統說教轉向全身心體驗,從室內會議拓展到戶外實踐,讓羅漢里的紅色精神以更加生動的形式感染每一名參觀者,吸引了大批單位前來參觀學習。截至目前,共有近300個單位10000多人次前來“打卡”、搶購羅漢里紅色文創品。 凝聚紅色能量 讓紅色文化“燃起來” 走進普禮村,整潔干凈的道路、鱗次櫛比的民居、綠色清新的田地,入眼就是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圖。 作為我市黨史教育基地的一張名片,閩中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舊址在全力保護好、利用好紅色資源的同時,也讓紅色基因在基層煥發出勃勃生機,使這一抹“紅”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增長點。 “這里用電、用網絡都沒有問題,這讓我們覺得很安逸,也很滿足。”去年4月,為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如期完成通電,福清供電公司施工人員來到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舊址進行帶電接火工作,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也為這里鋪設網絡信號塔,保障村民和游客用電、通信需求。同時,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舊址還面向群眾招聘解說員、管理員、保潔員、司機等,讓當地群眾可以在“家門口”就業。在打造和提升羅漢里閩中游擊支隊舊址過程中,普禮村也同步開展道路拓寬、鋪設瀝青等工作,解決了村民道路狹窄、出行擁堵的難題。 泥濘小路轉變為寬闊的水泥大道,“天然保護傘”已成為向往的“詩和遠方”……穿過歷史的長河,沿著當年紅軍走過的路,穿行在羅漢里的群山綠樹間,“不怕犧牲、艱苦奮斗、堅定不移”的羅漢里精神從革命時期走來,在新時代中傳承發展、與時俱進,也為普禮村發展提供了一股強而有力的紅色驅動力,嶄新的故事還將在這里接續上演…… |
相關閱讀:
- [03-10] 福州市委黨史方志室來融開展調研活動
- [02-15] 海口鎮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 [01-27] 讓園區成為產城融合發展高地 葉仁佑到福州江陰港城經濟區指導召開領導班子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
- [01-24] 福清市委宣傳部機關黨支部召開黨史學習教育總結會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