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豐收季 漁民“夏收”忙 沙埔鎮牛峰村海帶養殖戶今年預計產值超億元
2022-05-11 16:05:44?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5月11日訊(記者 陳盼蘭)天微亮,沙埔鎮牛峰村的牛頭尾碼頭上,朝陽映在海上,海浪卷起日光漾出層層漣漪。在距離碼頭約半小時海程的海面上,海帶養殖戶們已經工作了四五個小時。 當地養殖戶陳秀琴凌晨就起床,乘船到養殖區收割海帶,運回碼頭,再運到山上晾曬。和陳秀琴一樣,每年的四五月份,當地的海帶養殖戶們都要經歷這個忙碌的海帶收割季。 “今年海帶不僅產量高,還賣出了好價格。”陳秀琴開心地告訴記者,海帶價格從4月底7元多一斤,現在已經漲到了9元多一斤,這個價格歷年來少見。 風浪里穿梭,烈日下晾曬,海帶養殖戶的辛苦不言而喻,但豐收的喜悅卻讓這一年一度的海上“夏收”更顯得激情滿滿。 深褐色的海帶在泛藍的海水中隨浪漂浮,船只在一排排浮漂間走走停停,掛鉤、拉繩,養殖戶用滑輪將海帶從海里拉上船,動作迅速嫻熟。船只裝滿海帶后,便即刻返航。碼頭上,起重機、卡車以及吊運的工人配合海帶收割作業。 利用吊機轉運海帶,在牛峰村已有10多年歷史,養殖戶們聯合租賃,既攤平成本,又省時省力。海岸邊,養殖戶將吊鉤勾住粗繩,吊機便將海帶連繩吊起,放進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卡車上。一放好,卡車便開足馬力飛馳而去,他們要趕著把剛收來的新鮮海帶交給負責晾曬的工人。 海帶的晾曬依靠晴好天氣,從日出時分就要開始。工人們將繩索拉直,海帶鋪平,讓海帶最大程度地享受“日光浴”。午間時,還要將晾曬的海帶逐一“翻個”,確保晾曬均勻。“如果日曬時間不夠,海帶曬不干反而容易爛掉,價格就不好了。”陳秀琴說,海帶收割一般到下午兩三點就收工,但晾曬海帶要持續一整天。 海帶收割期間的牛峰村,村間的小路、山上的荒地、海邊的沙灘,到處都是晾曬的海帶,空氣里彌漫著濃濃的咸濕味。牛峰村是沙埔鎮海帶養殖面積最大的一個村,全村有200多戶海帶養殖戶,海帶養殖面積約8000畝。今年,牛峰村的海帶養殖產值預計將超過1億元。 近年來,得益于海參養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作為海參飼料的海帶價格也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加上今年山東一帶的海帶歉收,使得福建沿海的海帶價格上漲,扣除人工、育苗等成本,今年養殖戶的收入普遍提高。”據沙埔鎮牛峰村第一書記楊利龍介紹,村里晾曬的干海帶主要銷往山東、浙江一帶,目前,有多個外地客商常駐村里采買干海帶。 外地客商青睞干海帶,而本地加工企業卻“獨寵”鮮海帶。鮮海帶經過切割、鹽漬、包裝后,運往制作海帶產品的深加工廠,便有了市場上消費者喜愛的海帶絲、海帶結等產品。而周邊鄉村的村民們則在加工廠實現就近就業。 海上,滿載的漁船在翻起的白浪間緩緩歸來;岸上,吊機一起一落見繁忙;山上,黑黢黢的海帶鋪陳黃綠大地;車間里,工人們的巧手讓海帶從大海走向餐桌……眼下,一場場獨特的海帶豐收場景,正在沙埔鎮的牛峰村、錦城村、江下村等傳統的海帶養殖村持續上演。年復一年,漁民用辛勤的汗水在藍天碧海間澆灌出富裕、幸福的生活。 |
相關閱讀:
- [03-07] 強化黨建引領 激發鄉村活力沙埔鎮青嶼村打造“青星123”黨建品牌
- [01-21] 全力推進海洋經濟健康發展 福清市領導到沙埔鎮調研
- [12-27] 福清沙埔鎮鄉賢館開館
- [11-02] 葉仁佑到沙埔鎮調研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