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融合發展促鄉村振興 專家建言向臺灣取經
2022-07-12 10:13: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圖為論壇現場。 林玲 攝 中新網福州7月10日電 (記者 林玲)“農旅融合模式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農業對旅游來說,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寶藏’。”福州市政協委員、福州九野小鎮產業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飛鳴如是現場分享自己的觀點。 作為2022農耕文化節暨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科技開放日的重要活動之一,農旅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論壇9日在福州市閩清縣九野小鎮舉行。 林飛鳴在分享中表示,之所以把農業元素稱為旅游業待開發的“寶藏”,是因為農業景觀可以成為旅游的景觀底色,相比城市景觀來說,農業景觀帶有返璞歸真的氛圍感,比較受親子和老年人喜愛;農產品也是農旅融合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鄉村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農產品更為天然生態,在質量上更受消費者青睞,這也是農旅融合模式與消費者的黏性所在。 “比如九野小鎮所產出的紫糯米、紅米、李子、黃花梨等產品,都很受消費者的喜愛,這就為九野小鎮培養了一批相對固定的消費者。哪怕是在疫情的影響下,到了采摘的季節,他們都有意愿來這里體驗采摘和豐收的快樂。”林飛鳴結合九野小鎮的運營情況進行分享。 那么,這些農產品是如何成為九野小鎮的“招牌”?林飛鳴選擇與福建省農科院進行合作。2019年,林飛鳴與福建省農科院進行對接,并在專家的指導下解決了“種什么”“種哪里”“怎么種”的難題,使九野小鎮產出的農產品頗受消費者的青睞,推動了閩清縣農旅融合模式的探索和實踐。 “閩清縣委、縣政府對我們開展了‘陪伴式’的支持,足見閩清對農旅融合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視。”林飛鳴表示,下一步,希望有機會前往臺灣進行考察,向他們借鑒農旅融合發展的經驗,把九野小鎮打造成可推廣可復制的農旅融合推動鄉村振興的樣本。 長期從事臺灣農業研究的福建省農科院農經所研究員周瓊認為,臺灣稻米產業融合發展相對成熟,主要涉及稻田表演、稻田彩繪、稻田體驗、觀光工廠、文化館、酒莊等業態,福建可以就農旅融合方面與臺灣多多交流,借鑒發展經驗。 論壇上,福建師范大學教授駱培聰則將目光聚焦到了鄉村研學旅行。“豐富且獨特的鄉村旅游資源是研學旅行開展的重要保證。對于鄉村青少年而言,能夠培養其家鄉認同感;對于城市青年來說,能夠認識鄉村,了解鄉村。” 駱培聰指出,鄉村研學旅行要注重挖掘資源,拓展農業的科技創意、文化傳承、觀光休閑、生態保護、美學經濟等多種功能。創意農業與青少年研學緊密結合,要突出鄉村生活、生產、生態特點,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開發建設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個性突出的創意農業研學旅游產品。 九野小鎮是福州首個田園運動文化小鎮,是以戶外休閑運動為產業龍頭,融合田園休閑和鄉旅文創,通過賽事舉辦、戶外拓展、民宿體驗、教育培訓、社群互動、創業創意為一體的運動樂活小鎮。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