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河湖治理取得成效:治出一泓清流 造福一方百姓
2022-08-26 15:24:03? ?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責任編輯:陳瑜輝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福清8月26日訊 (見習記者 吳洛濱 通訊員 王林雯 方金輝) 近日,“護河愛水 幸福河湖福州行”媒體團來到福清,親身體驗世界遺產天寶陂和道橋村農耕文化公園的治水文化,詳細了解漁溪鎮鰻魚場整治和三大箱涵建設的治水實踐,見證了福清市全面開展河湖長制以來取得的成效。 天寶陂:世界遺產的千年智慧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天寶陂(福清市河長辦 供圖 倪政榕 攝) 在龍江中游,天寶陂已在此矗立了上千年。 天寶陂是閩中地區現存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以及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拒咸蓄淡水利工程,因興建于唐朝天寶年間,故稱“天寶陂”。 “近年來,福清高度重視天寶陂的修復保護和申遺工作,2020年12月8日已正式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备G搴娱L辦工作人員方瑜星說。 天寶陂的誕生與福清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福清自古以來干旱缺水,“有雨三天嘩啦啦,沒雨三天干巴巴”。而龍江獨流入海,屬感潮河段,海水上溯不能作為灌溉用水,百姓苦不堪言。唐朝天寶年間,福清地方官員和百姓,開始于此筑壩攔水,興建天寶陂,歷經數載而成,經唐、宋、元、明、清、民國乃至現代都保持修繕。直到現在,天寶陂依然發揮灌溉作用,正常引水量為每秒1.5立方米,惠及下游龍江、???、東閣農場等,灌溉面積達1.9萬畝。 千年古陂-天寶陂 (福清市河長辦 供圖 陳煌 攝) 天寶陂不僅是一座極具技術價值的水利工程,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價值。天寶陂自唐宋時期就形成歲修制度,歷朝歷代都對天寶陂進行維修,千百年來福清治水者勵精圖治,蘊含著古人勤勞、勇敢的治水精神。 “天寶陂具有悠久的歷史、精妙的選址、獨特的工程布局、先進的工藝、歲修的管理制度、豐富的人文等主要價值,古人的勤勞、智慧,蘊含順應自然的治水哲理,對當今社會有重要的啟示價值。”福清市水利局總工程師王林雯說。 東門河:人水和諧的田園實踐 農耕文化公園位于東張鎮道橋村東門自然村,這里流淌著“福清市級最美河段”之稱的東門河道橋段。 東門河清澈見底,岸邊的古榕樹灑下點點綠蔭,漫步在河邊的石板小橋上,令人感到心曠神怡。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2017年之前,這里卻存在著百余個雞、鴨、豬圈,臭氣熏天,河道兩邊堆滿垃圾,周邊村民苦不堪言。 “后來在支部的號召和黨員的帶領下,道橋村決定對東門河段進行改造?!钡罉虼逦瘯浤呃杳髡f,“在黨員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道橋村順利完成養殖戶拆除工作,騰出7500平方米空間用于綠化美化,全程零糾紛、零矛盾。”記者在現場看到,如今的東門河水面綠得宛如一塊翡翠,走近看,還能看到河里暢快游動的小魚。 東門河 (福清市河長辦 供圖) 走進公園,蜿蜒的小路鋪滿了鵝卵石,用來抵御洪水的石墻也是用鵝卵石砌成。據記者了解,這是當地村民發揮智慧,就地取材,打造的鄉土特色景觀。河岸邊還有牛雕塑、木棧橋、水車、遮陽廣場等,供游客放松和休息。 據了解,近年來東張鎮道橋村共計投入約250萬開展河道整治建設工作,其中鄉賢投資約85萬元。道橋村以東門河為載體,將拆除養殖場騰出的面積用于開展農耕文化公園建設,如今已經成為旅游休閑的好去處。 “不僅當地村民會在空閑的時間來這里游玩,福清市區甚至福州的市民也會在節假日的時候慕名而來?!蹦呃杳髡f。 鰻場治理:水產養殖的技術創新 福清是全國最早開始鰻鱺養殖的城市之一,有著悠久的傳統。作為福清傳統的經濟支柱之一,鰻鱺養殖場數量多,尾水治理難度大,建設投入、運營維護成本高。而且,國內缺乏已驗證成熟、經濟有效的成套技術方案可作為參考來實施治理。 面對鰻場治理的種種困難,福清大膽創新,用于實踐。記者了解到,福清創新開展漁溪鎮建新試點片區鰻場尾水治理工作,總投532萬元實施鰻場尾水收集管網試點工程、尾水處理系統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等。項目負責人表示,“該處理方法通過管網集中收集鰻場尾水,主要采用‘混凝沉淀+過濾’的工藝,對尾水進行處理后沉淀過濾,確保出水達到標準后排入河道?!?/span> 尾水治理 (福清市河長辦 供圖) 漁溪鎮鰻場尾水治理試點片區的創新實踐,不僅有效改善漁溪流域的水質,還為福清市其他片區、乃至于整個福州地區的鰻場尾水治理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箱涵建設:龍江治理的攻堅環節 龍江,是福清最大的河流,被稱為“福清的母親河”。龍江沿岸的三大箱涵,特別是福人—福和段箱涵,存在嚴重的雨污混接現象,導致長期箱涵內部水體黑臭。龍江沿岸的三大箱涵整治已成為福清打贏龍江綜合治理攻堅戰的重要環節。為改善箱涵內黑臭水體,由福清市住建局牽頭城投公司負責福人—福和段箱涵整治工作。 據介紹,福人—福和段箱涵整治工程主要按照“三步走”的形式展開。第一步為清淤排查,對箱涵已存在的狀況進行治理,并排查出污水來源;第二步為沿線截污,城投公司有序展開各排口的混接改造工作及管網修復工程;第三步為排水戶內部雨污分流,將雨水和污水分開,雨水通過雨水管網直接排到河道,污水通過污水管網收集后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水質達標后再排到河道里。 工人在進行清淤排查 (福清市河長辦 供圖) “目前,箱涵整治工作已經基本完成?!表椖控撠熑肆稚倜粽f,“接下來城投公司將加強日常巡查、管養工作,防止截污口淤堵造成污水溢流,定期進行水樣抽檢,守護我們‘母親河’的清澈?!?/span> 福清市水利局局長、河長辦主任劉云忠表示,福清市將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不斷在河湖治理上再下功夫,守住福清一泓清水,為市民打造舒適宜人的河湖環境,從而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向共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