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逆行者 情暖抗疫路——福清4批次志愿服務隊馳援倉山紀實
2022-11-23 16:35:02?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許茹燕 我來說兩句 |
“福清志愿者好樣的!”19日,福清市援助倉山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部分撤離時,收到了不少倉山干群的錦旗、感謝信、平安蛋面…… 一句“好樣的”是對福清市志愿服務隊的有力肯定,背后承載的是福清廣大黨員干部組織有序、聞令而動、敢于沖鋒的工作作風。3日以來,福清先后派出4批次志愿服務隊隊員,進駐倉山區13個鎮街,全面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此次馳援,是福清市首次派出黨員干部‘大兵團’跨區聯合作戰。”福清市志愿服務隊負責人表示,服務隊采取“138”工作法,即堅持一個引領、嚴格三大紀律、執行八項注意,在復雜嚴峻的疫情面前、在全新的工作環境當中,敢挑重擔、沖鋒在前,彰顯了“融和向陽、搏拼天下”的福清精神。 從自發志愿到組織有序 黨建引領匯聚強大力量 東方吐白,經過一夜爭先恐后的報名,3日上午9點,福清市首批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出征!安營扎寨,來不及休整,中午12點一過,志愿者們已經陸續出現在倉山疫情防控一線。此后,每一批出征的服務隊都延續了這樣的“作戰”速度。 干部的內生動力來自陣地一線實施黨建引領—— 出征前,福清市援助倉山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成立臨時黨委;駐點后,每個工作組都成立1個臨時黨支部,共建立130個工作組臨時黨支部;下沉時,每個工作組與當地鎮(街道)、村(社區)黨員干部和黨員志愿者再共同建立“N”個聯合式臨時黨支部,匯聚疫情防控最大力量。 福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1+1+N”組織架構體系下,福清下沉干部與倉山本地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真正擰成一股繩,與其他支援人員在落實防控措施、應對突發狀況、做好個人防護等方面進行學習交流,提高抗疫質效。 從連續作戰到團結協作 艱苦奮斗織密防疫網絡 8日清晨不到6點,39組組長周澤勝接到了對湖街道核酸采樣點請求增援的信息。“6點半前務必到位。”在群里發出這條信息時,周澤勝有些心疼:組員們24小時輪流在卡口值守,好不容易才有一些休息時間。 “我沒有班,可以支援。”幾乎是秒回,所有沒有當值的隊員都立即響應,收拾物品即刻出發。6點15分,周澤勝帶著5名隊員提前趕到現場。結束工作后,隊員們又直奔值守卡口…… 一支素質優良、能打硬仗的隊伍總是特征鮮明。連日來,福清市志愿服務隊“干”字當頭、“勤”字為先、吃苦在前的故事不勝枚舉。 堅決服從安排——“黨員先入高風險區!”隨著一聲令下,福清市志愿服務隊第102組組員進駐倉山雙湖新城高風險區,主動承擔大量高危、困難工作; 吃苦耐勞在前——陳森、毛厚滿、陳明文等隊員主動承擔后坂新城四區卡口24小時值守任務,面對人流和車流,恨不得多長幾雙手和幾只眼睛; 做好團結協作——第91組、92組部分組員抽調至其他區域,剩余組員在完成醫療廢棄物清運工作后,主動申請到核酸采樣補采點增援…… “全體隊員根據部署,在工作上磨煉意志、錘煉本領、提升能力,在團結上眾志成城、深度融合、齊心協力,在生活上艱苦奮斗、克勤克儉、不提困難,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殲滅戰。”福清市志愿服務隊負責人說。 從融入群眾到為民服務 傾情付出贏得百姓贊譽 “在封控區的那些天,吃上了熱乎的外賣!”居民小張說。其實,這得益于福清市志愿服務隊的付出,第24組組員充當“快遞小哥”,及時轉運包裹、外賣。 “為了安撫群眾情緒,讓大家待得住、過得好,組員16人輪流送快遞,特別是外賣,一定要讓大家吃上熱乎的。”組長黃仕杰說,后坂新城四區有600多戶居民,一個組員當班9小時,有時能轉運快遞五六百件次,一班下來,得跑3萬多步。 服務群眾,重在細節。不久前,一張心形便民服務卡在倉山區三叉街街道金浦小區流行起來。卡上寫著電話號碼,居民有任何需求都可以撥號求助。卡片由福清市志愿服務隊第49組制作。“組員24小時值守便民熱線、24小時待命,一旦獨居老人、殘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體有需求,我們可以及時提供幫助。”組長劉凱文說。 “始終堅守人民至上情懷”是出征伊始福清向全體隊員發出的號召。福清市堅持思想建隊、作風建隊,不斷做到內強思想、外樹形象,確保黨員志愿者沉得下、融得進、干得實,不斷贏取戰“疫”成果,更贏得倉山干部群眾的口碑。 當前,福清市部分志愿隊員仍在高風險區駐守。“哪里有需要,福清志愿力量就奔赴哪里。疫情防控不松懈,為民服務不打烊!” |
相關閱讀:
- [11-18] 是微光,也是火炬——記援助倉山區抗疫的福清黨員志愿者
- [11-18] 實現核電工業用水體系智能化改造升級國內首個智慧水生態示范項目落地福清核電
- [11-18] 福清首座山區公共充電樁落戶南嶺鎮
- [11-16] 福清文投集團慰問一線防疫人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