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嶺鎮黨建引領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 2023-06-13 16:30:49??來源:福清市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林學武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6月13日訊(記者 林文捷)近年來,南嶺鎮黨委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思路,突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建設思路,發展壯大產業,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活力,著力把黨的組織優勢和政治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把黨員干部戰斗力轉化為發展動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產業發展中的“一線指揮部”作用,全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釋放黨建工作牽引力、帶動力和凝聚力強的優勢,突出打造鄉村振興一盤棋建設,以產業融合激發鄉村振興“內核動力”。 聚焦支部領辦 凝聚發展動力 為破解集體經濟增收難題,南嶺鎮黨委堅持把推動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作為重要抓手,多措并舉,不斷激活合作社發展動能,推動土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讓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實現持續增收。 梨洞村以黨支部的名義牽頭成立機械工程互助會,形成“支部+互助會”的共同富裕聯盟。整合改造全村1500多畝山地作為油茶生產發展基地,成立文華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義購置工程機械收取租金的形式,助推村財年收入突破150萬元。文祚村通過黨員干部帶頭,制定出臺合作社制度,推動全村95%以上的村民以土地、閑置房屋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投入180萬元建設童心小鎮,打造旅游產業發展引擎;結合山地環境與產業規劃,引進100多棵臍橙等良種,強化果業技術培訓,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 吉嵐村推行“黨建+鄉賢”模式,通過鄉賢籌措資金500萬元設立鄉村振興基金;收回被圈占十年之久的2800畝土地,設立禽畜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古法養牛,打造鱷魚養殖基地;推出共享農田,開展“我在南嶺認種一畝田”活動,推動山林地拋荒撂荒整治,開展蘿卜種植產業,開啟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立足村情實際 提升生產效力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是鄉村振興的著力點與發力點。南嶺鎮立足市場需求、自身條件,因地制宜,積極尋求產業發展方向和前景。 按照“黨建+產業”的思路,以“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引進一期投資7億元的牛孚健公司(已獲批福州市農業龍頭企業)為龍頭,采取“公司+農戶+養牛協會+項目”模式,引進農投產業進村。上嶺村和南嶺村立足區域條件,推動土地流轉2000多畝,用于發展各類優質油茶、水果,林木等生產,形成集生產示范、農牧產品供給、高新技術展示、休閑旅游觀光、民俗文化創意、科普研學教育、生態康養等功能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通過“公司+協會+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以黃牛產鎮融合軸為核心,以鄉村振興和農旅融合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兩翼,在上嶺村和南嶺村打造集產業觀光、產品升級、鄉村慢活、鄉村旅居、康養休閑及民俗體驗于一體的鄉村產業綜合體,推動鄉村振興與農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發展模式 激發資源活力 南嶺鎮堅持黨建引領,重視創新實踐,打出“黨建+旅游發展+法治建設”的組合拳,充分發揮黨員先鋒作用,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和法治鄉村建設,大力推動資源整合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大山村通過實施“聯網—劃格—建賬—組隊—認崗—登榜”黨建引領“空心村”治理“六步工作法”,開啟鄉村治理新模式,設立了4個黨群聯絡點、劃分為3大網格、組建了各類志愿服務隊伍6支,設置了7類志愿奉獻崗,38位黨員、群眾參與認領崗位,與特殊群體戶結成幫扶對子12對,有力推進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通過鄉賢等多方力量,籌集750萬元修繕了食菜厝紅色基地。 西溪村結合本村紅色元素和文化底蘊,培育了“陳英烈士墓”“陳英烈士故居”等紅色教育基地,規劃打造成獨具西溪特色的西溪宋街,將連片廢舊的古厝進行改造提升,開設了咖啡館、美術館、望月臺等,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的有機融合,在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基礎上,改進旅游和文化體驗,提升游客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黨建引領風帆勁,鄉村振興正當時。下一步,南嶺鎮將繼續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主線,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應發展之需、問實體之盼、解民生之憂,馳而不息地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繼續尋求新突破、呈現新變化、收獲新成果。 |
相關閱讀:
- [05-18] 福清舉辦紅色研學道德培育主題活動暨鄉村“復興少年宮”(南嶺鎮)啟動儀式
- [06-11] 福清迅速落實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工作
- [06-09] 福清全面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
- [05-26] 國道G228線濱海風景道福清段綠化提升工程已完工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