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警”這邊獨好!福清宏路派出所解鎖新時代“楓橋式派出所”平安密碼
2023-07-04 16:37:57? ?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責任編輯:陳瑜輝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福清7月4日 本網記者 袁琳敬 報道 福清市宏路街道下轄11個村和4個社區居委會,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轄區內重點單位多、交通要道多、流動人口多,人口結構復雜。近年來,福清市公安局宏路派出所以建設“楓橋式派出所”為載體,大力推行“兩隊一室”警務機制改革,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立健全社區警務、案件辦理和綜合指揮工作規范,突出黨建統領、優化警務運行、深耕基層治理、創新服務方式,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確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黨建引領”培根鑄魂淬精兵 宏路派出所牢記“公安姓黨”這一根本政治屬性,堅持把黨建引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著力在思想政治建設“點”“線”“面”上集成發力,探索出“文化育警、文化強警”之路,并加強民警忠誠教育,用紅色基因凝心鑄魂,筑牢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思想根基,鍛造“四個鐵一般”的公安鐵軍。 積極構建以紅色元素為主題的警營文化,精心打造“5+”學習機制(“紅色榮譽墻+黨員圖書角”“集中學習+主題黨日”“英模教育+警示教育”“線上推送+線下自學”“黨風廉政室+紅色教育基地”),確保“紅色”信仰不弱化。樹立“100-1=0”的紅色警示牌,時刻警醒每位民警在執法辦案、維護公平正義的過程中,應如履薄冰、慎之又慎。正是這種精神傳承,宏路派出所創下了建所41年來無民警違法違紀的傲人紀錄。 此外,宏路派出所以村居網格為依托,構建“黨政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基層綜合治理新格局。宏路轄內的15個村居均建立起了“社區民警、輔警+綜治網格員+平安志愿者+黨員先鋒隊”的“4+”專群警務模式。以打卡巡邏、聯動巡邏、電子巡更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切實做到各司其職、聯動配合,形成群防群治合力。警隊“精氣神”有效煥發,警務質態不斷調優,群眾滿意度持續攀高,為深度推進“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積蓄了強勁的動能。 “智慧警務”賦能基層治理 宏路派出所1983年掛牌成立,是福建省首批命名的“楓橋式公安派出所”。2020年,結合福清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宏路街道在宏路派出所設立了宏路街道智慧綜治中心。 自2022年以來,宏路派出所在宏路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掛牌設立“宏路派出所e體+綜合指揮中心”“宏路e體+多維調處中心”兩個中心,努力構建黨委政府主導、多部門協同參與的“e體+”多維調處機制,以公證團隊引領,司法、僑聯、鄉賢、律所、派出所多部門參與,促進街道綜治中心與e體+多維調處中心、派出所綜合指揮中心“3個中心”融合,做強摸排、預警、調處功能。通過落實相關部門調解職責、培育調解隊伍等N種措施,進一步促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有機結合,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此外,福清市公安派宏路派出所還以科技興警為抓手,投入資金319萬余元建設“宏路智慧綜治中心”。該中心依托人像識別、軌跡分析、融合顯示等技術,將轄區重點部位的治安防控、情報預警通數字“一張屏”來立體呈現,改變傳統的社區治理模式,積極推動智能門禁系統和智能安防小區建設,逐步打造“智慧小區”,為社區管控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逐步實現了對小區人、財、物的全要素全程管控,進一步激活社區平安“細胞”。 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僑引僑”、打好“僑牌”等工作思路的啟發,多年來,地處僑鄉福清的宏路派出所還以“僑”架橋,積極發揮宏路僑聯橋梁紐帶作用,凝僑心、聚僑力、集僑智,創新成立警僑調解室,集結當地有威望的僑賢,及時解決海外華人華僑的實際困難與問題。 41年薪火相傳,宏路派出所幾任所長交棒接力,百余名民警永葆忠誠本色、為民初心如磐。今后,宏路派出所將繼續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引領,以鐵肩擔使命,亮劍戍平安的嶄新姿態,不斷豐富“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新鮮內涵,找準派出所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使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堅持中創新發展、在發展中落地見效,以平凡點滴持續為這抹風華正茂的“楓橋紅”添彩。 |
相關閱讀:
- [06-27] 定了!福清城區這17條路命名、更名!
- [05-26] 福建省領導赴福清調研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
- [05-25] 摩天輪、過山車、大擺錘……福清兒童公園全新升級!
- [05-22] 總投資3607.52萬元!福清這些小區即將迎來改造!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