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法院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 多點推進訴源治理
2023-12-26 15:27:40? ?來源:福清市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黃盛青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福清法院把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傳統與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緊密結合,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堅持目光向下、重心下移,主動融入基層治理“一盤棋”,將訴訟服務和多元解紛觸角延伸到基層“神經末梢”,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把便民務實高效的服務理念貫穿民事調解始終,使糾紛防于未發、訴訟防于未成、案件防于未衍,努力實現“抓前端、治未病”工作目標,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 聚焦普法共治 緊盯“源頭預防”關鍵點 福清法院依托11個巡回法庭、3個無訟村(社區)開展巡回審判20余場,構建集政策宣講、便民服務、矛盾化解、法治宣傳為一體的“司法服務網”。成立駐福清水產協會、石竹山景區等專業法官工作室,開展上門問需、法治宣傳46場,推動以法釋法、以案普法。 此外,領導干部帶頭進園區、入企業、下車間,開展為群眾“把脈問診”活動148場,深入10家企業開展“千名執行干警進千企”活動,走進江陰化工新材料園區、“兩國雙園”等重點項目征遷一線宣講法規,咨詢答疑782人次;組建以青年法官為主體的“法治副校長”宣講團,深入中小學校開展“法治宣傳進校園、以法護航促成長”等法治宣傳活動,走進農戶家中講好農民最關心的司法問題。 同時,結合開展“近鄰黨建”,建立“法院黨組+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模式,組織法院干警深入基層,把專業的“普通話”轉換成群眾聽得懂的“福清話”,把矛盾糾紛化解于微末,引導群眾選擇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探索情景互動、寓教于樂的普法模式,開展法院開放日、“我是小法官”“模擬法庭”等特色活動31場,凝聚普法合力。 聚焦多元聯動 擴大“解紛圈子”著力點 福清法院把推動訴源治理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逐級壓實工作責任,主動將“一站式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引入訴訟服務中心,牽頭26家部門單位聯合參與制定《關于完善矛盾糾紛化解聯動機制推進福清市一站式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促進訴非聯動等工作納入綜治考評。 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強府院聯動,用好用活府院聯動機制,建立健全訴非聯動中心,暢通各部門和行業的對接途徑,推動司法行政、綜治、工青婦、信訪等各方力量搭建解紛平臺,實現外部多元解紛和內部司法資源高效協同,形成輻射全市的市域治理新模式。堅持社會協同,積極協調推進福州新區元洪功能區、福州江陰港城經濟區、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工業園區創建“園區楓橋”,成立福清法院駐人社局“根治欠薪聯動執行工作室”,通過強化訴前引導,暢通非訴調解通道,形成“法院執行+勞動維權”聯動機制,讓大部分小微案件、集體欠薪糾紛能夠馬上就辦、高效解決。 聚焦專業導向 夯實“精準解紛”落腳點 在推動日常工作中,福清法院緊盯糾紛存量較多和增幅較大的領域,通過前端分流案件,中端平臺化解,調解不成的后端及時流轉進入訴訟程序,最大限度實現司法資源優化配置。 此外,通過構建“橫向+縱向”調解格局,確保矛盾糾紛精準化解。橫向聯動全市9個人民法庭、24個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基層解紛力量,建立9個法官社區(村)微信群,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推動矛盾糾紛就地發現調處、化解。縱向貫通法官、專職調解員與特邀調解員的業務指導線,促進調解專業化、規范化。該院還立足當下金融領域矛盾問題多發現狀,多方鏈接行政、律師、行業等調解資源,協同30余家在融金融機構共建金融解紛體系,并引進律師法律服務工作站,提升訴源治理多元化、精細化水平。 聚焦法網融合 找準“云端解紛”契合點 福清法院積極拓展矛盾化解路徑,探索實行調解程序前置,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置導訴臺,利用“智能+人工”的多元導訴模式,拓展立案預檢、法律咨詢、材料收轉、調裁分流及訴訟輔助等全方位訴訟服務功能。通過構建立體解紛平臺,打通跨域立案、在線調解、異步審理、遠程開庭、電子送達等信息化通道,構建零成本、高效率的多元解紛新模式。今年以來,線上化解各類糾紛661件,啟用“道路交通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實現責任認定、司法調解、保險理賠等事項“一網通辦”,云上化解道路交通糾紛200余件。不僅如此,福清法院還進一步創新群眾聯系載體,搭建12368訴訟服務熱線,為群眾提供訴訟咨詢、案件查詢、法官聯系、預約服務、事項督辦等“一號通辦”的訴訟服務,共接聽1792通人工服務來電,確保需求及時回應、問題當天解決。 |
相關閱讀:
- [12-13] 福清法院成功拍賣案涉房產 成交金額達2.12億
- [12-08] 福清市政協視察市檢察院、市法院工作
- [11-13] 福清市法院駐福清核電法官工作室揭牌
- [12-25] 福清藍天救援隊4名隊員赴甘肅救災平安歸來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