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協會助力農戶銷售玉米
2024-06-04 17:13:28? ?來源:福清市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李若泓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6月4日訊(記者 陳嵐 實習生 林鴻雁)“我這馬上就裝滿一袋了,再多拿些麻袋過來”……近日,在東張鎮華石村村民蔡大耀的玉米地里,福清市義工協會義工鮮桂英正忙著采摘玉米,蔡大耀在一旁幫襯著,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如圖)。 原來,老蔡家中種了6畝糯玉米,由于老蔡的父母年邁,妻子離世,老蔡去年又摔傷做過腰部手術,無法承擔過多勞動。隨著玉米集中大量成熟,加上缺少銷售渠道,營銷存在一定難度,玉米又是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老蔡因此十分焦慮。 正當老蔡發愁時,想到了去年曾幫助他銷售玉米的義工鮮桂英,抱著試一下的心態,聯系上了鮮桂英。 鮮桂英得知老蔡遇到的困境后,通過微信朋友圈、好友推薦等方式進行多方宣傳,福清市仁愛公益協會會長翁玉貴也用心相助,二人在各大微信群中發起了“暖心接龍”,并多次參與下田采摘、打包裝袋、送貨上門等工作。一時間,不少愛心組織和志愿者主動聯系、積極認購,紛紛加入助農大軍,你買30個、我買20個、他買10個……在5天時間內,鮮桂英和翁玉貴共銷售近6000根玉米,解決了老蔡的燃眉之急。 看著一袋袋的玉米被打包運走,老蔡心中的“石頭”算是落了地。“他們大老遠從市區下來,幫忙采收、打包、售賣,非常感謝他們。”說到一個個愛心人士,老蔡言語中充滿感激。 鮮桂英和翁玉貴則表示,作為文明城市的一員,看到農戶遇到困難,伸出援手理所應當。目前,認購的玉米都將陸續發放到各個愛心人士的手中,他們也將繼續組織人手,參與滯銷玉米銷售工作,也希望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進來,幫農戶一把。 |
相關閱讀:
- [06-03] 全國著名作家福清采風團成員紛紛點贊福清
- [06-03] 全國著名作家福清采風團實地探訪福清市歷史古跡及風景名勝
- [05-30] 福清多部門聯合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 [05-24] 中央民族歌舞團演唱音樂會走進福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