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突出黨建引領,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力
2024-07-05 16:04:47? ?來源:福清市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夏鋮晰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福清市把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聚力“頭雁”培育,鍛造一支政治素質優良、工作能力過硬、干事狀態良好、黨員群眾認可的鄉村振興“生力軍”。 構筑育人履職充電站 針對換屆后,部分年輕村干部工作經驗不足,履職能力及素質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的能力短板,福清市持續推動村干部培訓。 ——專項培訓提素能。福清市通過專題培訓、集中輪訓等方式,持續提升村級組織帶頭人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指導解決基層黨組織在推進村級工作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癥”,持續提升村干部隊伍履職能力和服務本領。2024年,鎮街組織開展村主干履職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24場次,通過“體驗式+情景式+案例式+研討式”教學模式,解決村主干語言表達和總結宣傳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 ——學歷提升增本領。為破解村(社區)干部學歷偏低、學歷教育渠道偏窄、村(社區)干部能力不足等問題,福清市不斷強化政策支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工程”,根據學習需求優化設置“1+N”(專業科+技能科)的培訓內容,實現村干部學歷和技能雙提升,提高村(社區)干部學歷水平與履職能力。2024年春季培訓中,新增報名的兩委干部達21人。 搭建展示平臺激活力 鄉村振興一線,是黨員干部成長的沃土,也是實現價值的平臺。福清市緊盯鄉村振興重點任務,不斷完善“賽馬”比拼機制,為村干部干事創業搭臺子,建強村干部隊伍,全面掀起激情燃燒、干事創業、奮勇爭先的熱潮。 ——實戰演練長經驗。注重交任務、壓擔子,采取項目化管理、清單化推進、積分化考評,引導村干部積極參與美麗宜居村莊、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鄉村治理示范村等示范創建,搭建展示交流、互學互鑒平臺。市、鎮(街)兩級分別組織開展“鄉村振興大講壇”、經驗交流會、項目評比、黨建拉練等活動26場次,村(社區)干部語言表達和總結宣傳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壯大村財真發力。始終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一把手”工程,通過“中心村黨委”建設,實施“跨村聯建”機制,支持產業相近的村抱團發展。通過整合各村的項目、土地、設施、人才、技術等各類資源,做精做優做強特色產業,實現組織共建、發展共促,收益共享。目標推動全市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超90%,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超50%。例如,南華村在“南宵村中心村黨委”帶動下,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今年預計可新增村財收入50萬元。 聚焦規范管理提效能 福清市堅持優化村干部管理辦法,堅持好嚴管和厚愛相融、激勵和約束并重的監管原則,持續推動村干部責任上肩、工作落地。同時,不斷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和激勵保障機制,有效激發村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熱情。 ——抓好日常管理。建立村級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組織部門備案管理制度,推動438名村黨組織書記“一人一檔”建立檔案、集中管理,為村黨組織書記的選拔任用、教育管理、考核監督和待遇落實提供依據。制定出臺《福清市村(社區)干部管理監督和服務保障辦法》,完善村干部報酬待遇動態增長機制,優化“基本補貼+績效補貼+獎勵性補貼”的薪酬待遇結構,由市鎮財政共同分擔,不斷完善村干部報酬待遇動態增長機制,實現工作成效與報酬待遇掛鉤。強化關心關愛,組織鎮街班子對村黨組織書記開展談心談話680人次,定期開展健康體檢和心理疏導,落實容錯糾錯工作機制,推動基層干部敢干事、愿干事、能干事。 ——抓好嚴格監督。針對“一肩挑”后權力更集中、風險更聚焦等問題,全面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厘清權責邊界,使履職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將監督觸角延伸到鎮村兩級,全市438個村全部規范設置紀檢監察組織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分類明確監督重點,確保情況在一線掌握、監督在一線發力,問題在一線化解。 |
相關閱讀:
- [07-02] 均和云谷·福清科技港一期項目交付 簽約率達100%
- [07-02] “福清愛情”主題花海 向日葵向陽盛放
- [07-02] 福清2處車輛路面動態檢測技術監控啟用
- [07-02] 福清兒童公園舉行三周年慶典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