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運用高科技手段“白改黑”升級農村公路
2024-09-18 17:45:03? ?來源:福清市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王倩雯 我來說兩句 |
雨過天晴的午后,沙埔X176高牛線仿佛是宮崎駿筆下的動畫世界,藍天下黝黑的瀝青路面干凈平整,道路兩旁綠樹成蔭。一年前,這還是一條路面坑洼、路旁空蕩蕩的普通水泥硬化路。一年后,作為全市首條應用“高模量超薄瀝青罩面技術”試點農村公路,高牛線已然實現了從“丑小鴨”到“黑天鵝”的華麗轉身。 沙埔X176高牛線是福清市運用新技術助推農村公路建設的縮影。近年來,福清市通過積極創新,引進“高模量超薄瀝青罩面技術”,用“高科技”助力農村公路“白改黑”提升改造,讓“四好農村路”通到農民家門口,通到田間地頭,通到產業基地,為福清農村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從高空俯瞰,筆直的X176高牛線,串聯起村莊、集鎮,與綠意盎然的田園相映成趣,一幅路景交融、路通村美的鄉村畫卷盡收眼底。“把水泥路改造成瀝青路真是一件好事,以前路上灰塵多、噪音大,現在車子開在上面不顛簸了,沒有了那么多灰塵,噪聲也小了,整個村子都變漂亮和安靜多了。”沙埔鎮和岐村村民王先生表示。 王先生不知道的是,這條看似普普通通的瀝青路,其實底下暗藏“高科技”——應用的超薄瀝青厚度僅為2.5厘米,而傳統瀝青加鋪工藝,瀝青厚度一般在10厘米左右。“相較于傳統瀝青技術,‘高模量超薄瀝青罩面技術’具備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市交通局建設管理科負責人說,“高模量超薄瀝青罩面技術”可以根據不同的交通需求鋪筑不同厚度,其超薄特性能夠避免或降低附屬設施的改造費用,且超薄磨耗層的厚度較薄,可大幅減少石料和瀝青原料的使用,減少60%以上的碳排放。該技術使用同步攤鋪機進行施工,可以實現快速施工和快速開放交通,大幅降低施工期間對交通資源的占用、減少擁堵事件發生,從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作為全省首個全鎮域應用“高模量超薄瀝青罩面技術”的工程,沙埔鎮農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還采用了“建設養護一體化”的全新模式,即由施工單位負責建成后的道路修復養護工作。“在招標時,我們把農村公路建設和定期養護進行捆綁招標,推行2年質保、5年養護的‘2+5’機制,減輕后續道路養護支出,有效保證道路施工質量和使用年限。”沙埔鎮有關負責人表示。 “沙埔模式”為福清市農村公路改造提升提供了樣本。鏡洋鎮是福清市第二個全鎮域實施道路“白改黑”提升改造的鄉鎮。2023年9月份,鏡洋鎮啟動了鎮域道路改造工程,總投資約6485萬元,運用超薄瀝青技術對轄區15個村、總長約40.8公里的81段道路進行“白改黑”提升改造,目前大部分工程已完成。 如今的鏡洋,一條條嶄新的瀝青路猶如絲帶般蜿蜒在鄉村青山綠水之間,村民們可以輕松地騎車前往田間勞作,農產品可以更加順暢地運往各個城市,游客們也能更加便捷地來到鄉村觀光旅游,堅實平整的瀝青路正強有力地助推鏡洋鎮鄉村的高質量發展。 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為福清市升級農村公路提供了新思路、新經驗和可復制模式。截至目前,沙埔鎮、鏡洋鎮、江陰鎮、漁溪鎮、港頭鎮、三山鎮、高山鎮、海口鎮都運用了超薄瀝青技術進行農村公路提升改造,累計公里數約135公里。全市農村公路道路品質和路域環境得到了全面提升,營造了安全暢通、舒適優美的交通環境。 據了解,為落實福清市“十四五”規劃交通強市建設目標,進一步推動福清市“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今年,福清市將繼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工程計劃,涵蓋縣鄉道提升改造項目、農村公路新改建項目、橋梁工程、水毀工程等共計35項,總投資約5.5億元,涉及南嶺、東張、上逕、江鏡、一都、鏡洋等10余個鎮街。 |
相關閱讀:
- [09-17] 9月16日晚,千架無人機表演震撼登場,亮相福清
- [09-14] 福清市“身邊好人”第三季度名單出爐
- [09-14] 福清市十八屆政府召開第93次常務會議
- [09-14] 福清市政府黨組2024年第21次會議召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