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崛起密碼:創新!
2024-12-10 14:18:43?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玉融大地,創新潮涌,一項又一項科技成果,一組又一組亮點數字,勾勒出福清加速推進創新引領、科技賦能的堅實足跡,更折射出其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福清城區。林雙偉 攝 近年來,福清立足自身發展實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強化主體培育,集聚了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科技型企業的數量和質量邁上新臺階。 與此同時,其持續加大科研成果轉化力度,大力支持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全方位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創新動能。 深耕創新沃土 澎湃科技發展動能 近日,在福清光陽蛋業漁溪蛋雞養殖基地,智能化養雞機器人“木雞郎”來回走動,24小時代替人工在雞舍內巡查。它能夠一眼看出“問題雞”,還能夠實時收集數據、開展數據分析,為改進養殖提供建議。 養雞機器人“木雞郎”。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 據養殖基地負責人介紹,從2020年6月下線第一臺“木雞郎”,到現在推出能查找問題、巡檢設備、分析決策的第六代“木雞郎”,光陽蛋業對養雞機器人的功能研發持續推陳出新,不斷拓展。 據悉,光陽蛋業以創新驅動為方向,經過不斷摸索、積累,2006年研發生產出我國第一條集透光、分揀、消毒、清洗、烘干、涂膜、噴碼、重量分級于一體的自動化蛋品清潔生產線,此后,擁有自主專利的自動化設備,不斷被投入光陽蛋業的加工生產線。 吳伯鋒 攝 得益于自主創新、養殖數字化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光陽”商標2009年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光陽蛋業的蛋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領先,同類蛋品出口量位居全國第一,產品銷往歐盟、美國、加拿大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年年穩步增長,逐漸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蛋業品牌。 一項項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一個個創新型企業不斷涌現而出,成為福清創新發展的生動注腳。 福耀集團實現在生產全流程上實現實時監控,還先后研發出數十款功能型新品;“華龍一號”創造了我國核電技術和裝備“走出去”的新成果;萬華化學躋身全球領先的MDI、TDI等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優質供應商和服務商。 池遠 攝 數據顯示,僅過去一年,福清新增創新型企業2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家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8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55.9% 近年來,福清深入實施高新技術等企業倍增行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創新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出臺技改升級等政策。2023年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54.4億元,位居福州第一。2021年以來,福清已投入455億元,完成技改項目174個,連續三年位居福州第一;共新培育專精特新、國家高新技術等企業221家。福清更是憑借科創“硬實力”,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排名第11位。 產學研一體化 打造產業集聚高地 廈門大學科技園(福清)科技創新中心是廈門大學首個落地縣域城市的科技園項目。落地福清后,該中心區積極推進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州眾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項產學研合作項目,還結合福清實際,成功打造出玉融美品牌,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實現福清產業進一步突破和創新。 福耀集團。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 截至目前,該中心已構建形成“引才+輔導(培訓)+轉化+孵化+投資+產業化”的全鏈條、全過程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搭建中國技術交易所海絲中心(福清服務云平臺)、福清產業技術研究院、廈門大學校友創業基地、創新技術產業化孵化平臺,完成3家全國百強企業引入,17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園區8個校地企聯合共建項目,32項科技成果轉化對接。 廈門大學科技園(福清)科技創新中心。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 這只是福清深化同大科大院大所合作,構建產學研用全面貫通的創新發展體系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福清強化校地合作,與廈大、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合作,設立廈大福清科創園和元洪食品產業研究院,正在與福建技術師范學院洽談建立校地聯席會議機制。同時,強化校企共建,推動冠捷與福大共建閩都創新實驗室,福耀與清華等共建數字智能制造中心,萬華與福大等共建創新實訓基地。 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池遠 攝 不僅如此,福清還通過鑄鏈條、建集群,深度融合產業鏈與創新鏈,挖掘創新潛力。 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建設電子信息千億產業園目標,以京東方為龍頭,力促柔性液晶面板和手機、平板等項目落地;元洪國際食品產業園建設食品儲運、加工、展示、體驗、交易、結算產業生態鏈;江陰港城經濟區一手打造千億化工新材料產業園,一手抓緊培育裝備制造、航運物流、整車進口等產業專區;作為中印尼“兩國雙園”核心港口的基礎設施配套和重要交通運輸保障,福州港松下港區元洪作業區正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吸引更多臨港產業集聚。 京東方。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 中印尼“兩國雙園”。林雙偉 攝 此外,福清還設立5G新基建產業園、化工新材料產業學院等平臺,以融僑南翼、洪寬工業村等改造為重點,用好工改工等政策,培育科創型等企業,招引獨角獸、瞪羚等創新型企業,凝聚創新合力,提升創新活力。 建立“1+1+N”體系 引才聚能激發新活力 科技創新,人才先行。近年來,福清搶抓人才資源,優化人才等供給模式,盤活人才“朋友圈”“同行圈”“校友圈”,擴大引才半徑,實現引進一個、帶來一批、輻射一片,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江陰港。林雙偉 攝 為進一步引才聚才,福清強化政策引領,建立并完善“1+1+N”人才政策體系,提出力爭2025年全市各類人才資源總量突破30萬人;出臺9項重點人才專項政策和住房保障辦法,全面支持產業人才隊伍建設,鼓勵產教融合培育產業技術人才。 2021年以來,萬華化學、坤彩科技、中景石化等龍頭化工新材料企業共引育福清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207名(其中省級以上26名),培育正太新材料、萬華異氰酸酯等省級產業領軍團隊2個。依托亞通新材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恒杰塑業院士工作站等34家化工新材料領域科研平臺,僅2023年就帶動引育優秀人才近百名。引進一個高端人才、帶來一個創新團隊、做強一家科技企業、補齊一個產業鏈條的“鏈式”效應正加快在福清顯現。 中景石化科技產業園。石美祥 攝 據悉,福清通過完善“1+1+N”人才政策體系,實施“大國工匠”培訓,引育人才1867名,培訓制造業工程師742名;依托“揚帆計劃”“好年華 聚福州”平臺,打造“揚帆好年華·圓夢最福清”系列研學活動,推動1519名優秀青年學子暑期來融實習實踐,吸引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500余名學子來融研學實踐,有效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加速引才聚才。 為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2023年,福清舉辦了科技人才創新發展大會,發布互聯網產業園等10個創新平臺示范點,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 此外,福清還依托“一站多點”人才驛站建設模式,推動人才驛站體系向化工園區延伸,常態化舉辦政策宣講、專題講座、人才交流等活動。2021年以來,先后開展人才沙龍、技能培訓、人才高峰論壇等主題活動260余場。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放眼福清,一批批高新技術產品不斷涌現,一條條產業鏈條強筋壯骨,一個個產業集群欣欣向榮,在創新驅動下,福清正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清實踐。(記者 曾潔 通訊員 余典) |
相關閱讀:
- [12-09] 福清市市場監管局開展2024年“憲法宣傳周”系列活動
- [12-09] 樊學雙赴龍江街道調研民生項目
- [12-09] 融僑開發區全力打造園區經濟發展新高地
- [12-09] 2024年福建省森林防滅火應急救援綜合演練在福清圓滿舉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