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福清市供電公司:多能互補 助力海島“綠電自由”
2025-04-03 17:25:00? ?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責任編輯:俞雅萍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福清4月3日訊(通訊員 陳天渝 黃輝)“原來很怕挖沙船搞壞海底電纜,搶修難度大,我們海產品烘干包裝,現在都離不開電。以后智能微電網建立起來,相信我們村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的。”4月2日,福清市江陰鎮小麥島村民王老伯開心地說。 偏遠海島曾經是“用電難”的代名詞。福清市小麥島距離大陸約15公里,長期以來依賴一條海底電纜與主網連接。受臺風、鹽霧、漁船作業等影響,海底電纜故障多發;島上柴油供電成本高,還產生噪音和污染,且供電穩定性差。每逢惡劣天氣,島上設備容易出現故障,給居民生活和水產養殖產業發展帶來諸多不便。 近日,國網福清市供電公司組織人員對福清市小麥島、目嶼島兩座島嶼的微電網項目開展首次現場勘察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海島“風、光、柴、儲多能互補”的智能微電網項目技術方案和完成項目建議書的編制工作,計劃在小麥島新建4臺5千瓦風機,風機規劃總裝機容量為20千瓦、新建300千瓦峰值地面光伏、新建375千瓦/1446千瓦時鋰電池電化學儲能系統。 “海島有較好的風能、太陽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供利用,建設風光儲智能微電網可以有效解決海島電網末端的電力供應問題。”該公司發展部負責人鄭曉春表示。 據了解,該公司將通過利用小麥島、目嶼島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結合儲能技術,實現“分布式發電”,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主、蓄能儲備作為調節、利用柴油發電機作為補充和應急,向小麥島、目嶼島用戶提供電能,以較少的資金、資源和環境代價,換取較高的整體投資效益和能源轉換效率。 風、光、柴、儲多能互補微電網工程的開發,不僅是福清偏遠島嶼能源供應的有效補充,且作為綠色電能,將有利于緩解海島環境保護壓力;在全域生態修復的同時,促進旅游業發展,同時保護和發展海島文化,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方共贏,實現海島“綠電自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