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刷新...
福清,鄉賢輩出,現有海外華人華僑160多萬人,遍布155個國家和地區。如何把“人”的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是福清面臨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福清市高度重視鄉賢工作,以塑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體系為抓手,積極搭建“黨建引領、鄉賢補位”治理架構,推動鄉賢群體與基層治理多元嵌入并深度融合,讓鄉賢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2023年11月,福清市《推行“鄉賢補位”模式,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獲評第六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最佳案例”。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村級鄉賢促進會494個,在冊鄉賢2.86萬名。鄉賢們熱心助力家鄉發展,培育涵養文明鄉風,鄉村振興的新畫卷正在玉融大地徐徐展開。
搭臺凝聚“賢力量”
春節前夕,位于宏路街道周店村村部的“老人免費理發室”繁忙有序,平均每天有20多人前來理發。“我一年要來剪十幾次, 這里的理發師手藝很好,我們都很滿意。”村民老陳新剪了一個清爽的發型,樂呵呵地說道。
這項惠民舉措得益于當地黨委、政府和鄉賢的共同努力。2017年,福清探索推動全市各村(社區)成立鄉賢促進會。 2018年,周店村鄉賢促進會成立后,與村里原有的助老基金會、教育慈善基金會協同發力,籌集了數百萬元資金,積極幫扶老人、學生、困難人員等,其中一項就是讓全村老人享受免費理發、體檢等福利。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村級鄉賢促進會494個。以黨建為引領,鄉賢促進會不但集“財”,還集“智”集“德”,帶動群眾共同傳承優秀文化、 樹立文明新風。 石竹街道棋山畬族村鄉賢促進會和村“兩委”為畬族優秀學子發放獎學金,激勵學子求學上進、回饋社會,營造了崇學重教的良好風尚;港頭鎮嶺頭村鄉賢帶頭移風易俗,積極開展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優秀事跡宣講活動,讓鄉村盡拂文明新風。
鄉賢文化在福清擁有廣闊的群眾基礎和文化土壤。為進一步發揮廣大鄉賢作用,近年來,福清市積極探索,從能力、品德、貢獻、群眾認可等多個維度制定鄉賢標準,把符合標準的本地人、新本地人、在外本地人納入鄉賢范疇,分類建立鄉賢資源庫。目前,在冊鄉賢達2.86萬名。此外,在全市24個鎮(街道)開展鄉情記憶工程,建設鄉賢館、拍攝鄉賢宣傳片、編撰鄉賢叢書、設立鄉賢功德榜等,加強鄉賢對故土的聯系,激發鄉賢參與家鄉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南嶺鎮鄉賢館位于擁有萬畝草原的大姆山腳下。2021年,南嶺鎮堅持黨委、政府和民間社團“兩條線”并進,以鄉賢館建設為契機,積極挖掘整理鄉賢文化遺存和史料,整合提煉南嶺“龍津”題刻、“程門立雪”、“一門三代八進士”等宋文化資源,開發建設西溪宋街特色商業街區,助力鄉村文旅經濟發展,將鄉賢文化轉化為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在龍田鎮黨委、政府支持和鄉賢帶頭下,龍田鎮創辦了福州市首家鄉鎮一級書畫藝術館,建成福清市首個圖書館鎮(街道)分館,打造九使山“摩崖石刻”文化名山,建設鄉賢館和村史館,極大豐富了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高山鎮洋門村鄉賢劉政鈺、翁玉明夫婦累計捐贈620余萬元,建成洋門村幸福院、劉家大院、桐山小學等公益項目;新厝鎮江兜村打造朱子草堂、鄉風館、鄉賢館、鄉土館等文化陣地,優化農村人文環境,凝聚鄉村振興文化力量。
對標發揮“賢動力”
走進龍田鎮西坑村,只見田野上西蘭花長勢喜人,工人們在田間勞動作業,忙碌的身影和綠色的菜地組成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西坑村擁有大片平坦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水利條件,近年來,龍田鎮黨委、政府深挖僑賢力量,助推鄉村發展,引導鄉賢回鄉投資,成立了福建匯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扶持農民就業增收,拓寬村財收入渠道,特色農業不斷做大做優。 2021年,西坑村西蘭花入選了省級“一村一品”。 2023年,全村西蘭花種植面積約1000畝。
搭舞臺、挖資源、樹典型……西坑村的成功示范并不是個例。為促進鄉賢成長與鄉村發展“雙向奔赴”,近年來,福清市對鄉賢的激勵機制不斷完善,為鄉賢回歸量身定制了各項激勵措施,深化“融聚英才”行動,推行“鄉賢+項目”打包引進模式, 持續推出創業優惠、崗位安置、住房保障等惠賢政策,鼓勵和支持離鄉企業家、高校畢業生等回鄉創業就業,為重點企業和民生項目提供個性化、全流程服務。先后吸引了南嶺鎮梨洞村油茶種植、江鏡鎮現代農業產業園、福鑫輪轂等50多個鄉賢項目回歸。
黨建引領,凝聚鄉賢力量。福清市各級黨員干部分別聯系千余名重點鄉賢及其在家鄉的直系親屬,與鄉賢保持良性互動。龍田鎮積庫村全長4.5公里的主干道計劃“白改黑”,鄉賢薛經官、薛書立共同捐資1000萬元;為推動家鄉發展,以林學善、林文增、林文光、林文秀為代表的高山鎮西江村鄉賢踴躍帶頭出資,累計捐資約1.07億元建設西江小學、文增公園、幸福院等民生項目;海口鎮東閣村黨委發起倡議, 鄉賢陳華國、吳瑞玉伉儷為村小學獨資興建新教學樓——華瑞樓……
據統計,從2018年開始,福清市已通過鄉賢籌集到發展資金近10億元,主要用于各村產業發展、獎教獎學、扶貧助困、改善村容村貌等。
精準擦亮“賢品牌”
“鄉賢們馬上就辦,對問題處理很及時,說話都很公正中肯,真的感謝他們!”江鏡鎮南華村鄉賢調解室自2021年成立以來,共化解矛盾糾紛90余件、歷史積案10余件,進一步促進了鄉村和諧,引得當地群眾連連點贊。
近年來,福清市積極探索“黨建+鄉賢”鄉村社會治理新模式,各村成立了鄉賢調解室,廣泛吸納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等各領域優秀人才成為鄉賢調解員。 對符合條件的鄉賢調解員,按照程序,聘為當地鎮(街道)、村(社區)鄉賢調解室的專、兼職人民調解員。發揮鄉賢的威望、信譽,通過鄉情、親情和真情,化解不穩定因素,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成為助力鄉村治理的一股重要力量。
此外,福清還引導鄉賢按照“補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的原則,開展點題式、專題式監督。鄉賢通過列席相關會議聽取通報、參與項目檢查驗收、調查研究收集民意等方式,對村里重大決策、集體“三資”管理、村務財務公開等情況進行監督,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建議、督促整改。
春節期間,龍山街道邀請鄉賢召開新春茶話會。與會鄉賢紛紛表示,將持續加大在龍山投資布局力度,以項目回遷、資金回流、人才回歸等多種形式助力家鄉發展。
一筆筆獎學助學的公益金,形成了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一個個落地生根的新項目, 串起了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一個個鄉賢入駐的調解室,凝聚了鄉村治理的強大合力……
共敘鄉情、共謀發展……近年來,福清市不斷搭建吸引鄉賢參與家鄉建設的載體,依托鄉賢促進會、鄉賢新春茶話會、鄉賢調解室等平臺,廣泛開展聯絡聯誼,打造“鄉賢大家庭”,不斷激發廣大鄉賢反哺家鄉的熱情,讓“黨建引領、鄉賢補位”模式發展得有聲有色,讓鄉賢成為服務群眾、助力城鄉發展的好幫手,推動全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向更高質量邁進,為福清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再建新功。
上拉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