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刷新...
東南網福清9月10日報道 記者 黎臻懋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把《孔乙己》這篇課文搬上舞臺,進行一場即興的課本劇表演!”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關碧霞帶著輕松愉悅的表情步入教室。與往常立即開始講授新課不同,關碧霞導起了“戲”。
幾位性格鮮明、表現欲強的學生分別扮演孔乙己、掌柜、酒客等角色。關碧霞指導學生們如何把握角色性格,如何通過語氣、動作來傳達人物的情感。而后學生們迅速進入角色,開始表演。整個過程中,學生們全情投入,臺下的同學們也被深深吸引。結束后,關碧霞老師還對表演進行了點評,既肯定優點,又指出需改進的地方。她鼓勵學生們,要敢于嘗試、勇于創新,通過實踐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
“關老師的課總是那么有趣,讓人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學生小郭說,通過親身參與和體驗,他們學會了如何將文字轉化為生動的表演,這對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表達能力無疑是一次寶貴的經歷。
關碧霞,這位已在教育戰線上耕耘二十三年的語文教師,作為福州市語文學科帶頭人、語文高級教師、福清市民樂初級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在福清市漁溪鎮蘇田村這片寧靜的鄉村土地上,就是以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課堂活動,再次證明了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在于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
不僅“良師”,更是“益友”。離開課堂來的教師辦公室外,一個不起眼的木頭盒子懸掛一旁,那便是關碧霞的“心靈信箱”,連接她與學生們心靈的橋梁。里面每一封信件都承載著學生對未來的迷茫、對學習的困惑以及對生活的期待。
關碧霞介紹,有一個曾經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萌生輟學念頭的學生,在她的引導下,通過繪畫找到了學習的樂趣和自信。后來,這名學生已成為班上的學習積極分子,成績有了顯著提升。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作為老師,我要做的不僅是傳授知識,更要用心傾聽他們的聲音。”關碧霞感慨地說。她常常利用課余時間,一封封地回復這些信件,用溫暖的話語為學生們驅散心頭的陰霾。
除了日常的語文教學工作外,關碧霞還是福清市民樂初級中學綠舟文學社的創始人。始創于2002年的綠舟文學社在她的帶領下蓬勃發展,成為校園內文學愛好者的樂園。《綠舟》社刊匯聚了師生們的智慧與才華,在省、福州市、福清市等各種文學活動中取得成績,在《福州日報》《福清僑鄉報》《福清文學》等刊物發表學生習作百余篇。這些成就的背后是關碧霞對文學教育的執著追求和對學生潛力的無限信任。
在她的悉心指導下,許多學生找到了學習的樂趣和自信,甚至改變了人生的軌跡。小徐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小徐同樣踏上教書育人的道路,與恩師并肩而行。
“關老師的課堂總能給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在她的課上,我才發現原來語文是有生命的,是可以和人們互動的。”小徐表示,“小組競賽、排演課本劇、請小老師講課等,關老師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工具,將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易懂,課堂也充滿著活力。在她的教學中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培養了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讓我用幾個詞語來形容關老師,我想‘創新’‘負責’和‘溫暖’再合適不過了。”小徐還說,“我也會把這份對學生的關愛和嚴謹治學的態度傳承下去,希望能溫暖到更多學生,就如同當年的我一般。”
更令人感動的是,關碧霞的教育精神在家庭中得到了傳承。她的女兒陳瀟瑜,現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深受母親影響,也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陳瀟瑜回憶起在民樂初級中學度過的時光,滿是感激:“我媽媽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老師,她對學生的關愛甚至超過了我。在她的熏陶下,我從小就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也立志要成為一名教師。”陳瀟瑜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并選擇了漢語言文學公費師范專業,希望能夠繼承母親的事業,繼續在教育的田野上耕耘。
當夕陽西下,關碧霞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在回家的路上時,她的心中充滿了滿足與安寧。這不僅是她個人的堅守,更是教育精神的傳承,共同書寫著鄉村教育的美好篇章,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到這份神圣而偉大的事業中來。
上拉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