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刷新...
東南網福清9月9日訊(本網記者 盧若玲)在福清市漁溪鎮糖廠路的施工現場,壓路機的轟鳴聲與工人的號子聲交織,新鋪設的瀝青路面在烈日下泛著微光。這條連接324國道與水頭村的道路,改造后將實現雙向兩車道通行,并配套完善污水管網和交通標識。
“九條道路改造是今年鎮里的重點工程,總長度約22公里,預計明年2月全面完工。眼下正是龍眼掛果的關鍵期,我們必須搶在采收旺季前完成主要路段的施工,確保果農運輸暢通。”在工地旁,漁溪鎮黨委副書記、項目分管領導林發介紹說。
九條道路改造升級,是漁溪鎮以道路建設為突破口,系統推進特色農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創新實踐。通過優化路網體系,漁溪鎮為鄉鎮級產城融合和區域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以前這條路坑坑洼洼,雨季貨車進不來,龍眼運出去總磕碰掉價。未來采收時,大貨車就能直接開到地頭了!”走在建新村的村道上,龍眼種植戶老黃指著枝頭累累的青色果實,又跺了跺腳下新硬化的路面,“作為‘龍眼之鄉’,漁溪鎮龍眼種植面積超萬畝,年產量達7000多噸,但老舊路網曾讓運輸損耗率居高不下。如今,連接主要產區的雙墩-建新-步上-聯華段12公里農村道路已全面動工,預計2026年2月完工,未來龍眼季運輸損耗率有望降低。”
漁溪鎮的改造工程注重系統性推進。在專項債資金使用方面,8000萬元用于道路改造,同時配套實施灌溉河道清淤、林區防火道等農業基礎設施項目。
“整個改造工程以農業特色為背景,重點推進四大板塊:一是農業基礎配套,包括河道清淤修復和農業灌溉設施建設;二是康養中心項目,為農民工提供養老保障;三是打造商貿街區,完善農產品倉庫和交通配套;四是道路提升改造,融入農業科技元素。”林發表示。
此次改造注重綜合效益:糖廠路新增排水管道提升防汛能力,隆華路管線入地改善商業環境,配套綠化帶和農業展示區美化城鎮景觀。通過道路與農業設施的協同升級,實現了基礎設施改善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施工中采用探地雷達掃描和數字檔案系統,有效避免了道路重復開挖問題。
通過創新“以路養路”運營模式,將新增停車位、廣告位等公共資源收益專項用于道路養護,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這種長效運營機制,確保每條改造道路都能持續發揮效益。
從顛簸土路到瀝青大道,漁溪鎮以九條道路的“微更新”,串起了產城融合的“大棋局”。未來,當龍眼貨車駛過這些新路時,車輪碾過的不僅是平坦的瀝青,更是鄉村振興的堅實足跡。
上拉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