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得知林秋明先生的新著《福清題刻》即將出版,我表示由衷地祝賀。林秋明在從事新聞工作之余,苦心搜尋、默默耕耘,在鄉土文化研究方面取得可喜成績,為福清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1997年至2004年,在我擔任福清市政協副主席,分管文化工作期間,林秋明就在文史研究貢獻良多,全國不少報刊都發表他的大作,涉及民居、牌坊、祠堂、廟宇、古橋、題刻……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諸多方面。可以說,林秋明是一位鄉土文化的守望者。
如今,林秋明經過近3年時間苦心拍攝、測量、考證、編撰的《福清題刻》就要面世,相信它對福清市文史、書法、宗教、旅游等方面的研究將起到重要作用。《福清題刻》洋洋灑灑近500頁,為我們再現了福清深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它的意義,正如福清市老領導張銑在序言中所說——“填補了一段空白,功莫大矣,善莫大焉!”
二
摩崖題刻是古代的一種石刻藝術,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寫的書法、造像或巖畫(《福清題刻》專指書法部分》)。它起源于遠古的一種記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時期,直至隋唐及宋元以后連綿不斷,蘊含豐富的歷史內涵。摩崖題刻書法指在石壁上鐫刻的書法,多存在于山崗峰巒之間,或在水涯巨石之上,往往成片。其內容主要有紀事紀游、題名題句、題詩贊詠等。此外,一些文士名人書寫的古典名篇、警句格言、祝文頌辭亦往往被刻在石壁間。
摩崖題刻書法是石刻書法中的一大類別,其功能起初是為了實用。魏晉之后,漸漸與中國山水文化相結合,從而具備了一定的裝飾功能,它融于自然,賦予大自然生命和靈氣,引領人們從中體味山水之情,感受中國山水文化的審美特征。
摩崖題刻書法的尺寸不一,長寬各異,書體不限,文字多少也不盡相同,可根據自然景觀的需要而自由發揮,起到醒目、點題、構造意象等作用。總體來說,摩崖題刻書法必須與自然山水環境相協調,適應自然山水環境的主體。另外,摩崖題刻書法本身的形式構成必須具有多樣統一性。
我們知道,中國書法發展到漢代,篆隸草楷行等字體已具備,這些字體具有各自的審美感受——篆書莊嚴、隸書古樸、草書靈動、楷書端莊、行書流暢。當這些字體各自獨立地鐫刻在石壁時,體現出與所在山水的“物我相關”、“物我同化”的傳統哲學思想。
摩崖題刻不僅是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史料價值。許多摩崖題刻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題,書法精美,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同時,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題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體量巨大、氣勢恢弘,或為名家手筆,為秀美的自然風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內涵。
三
文化是一座城市文明的象征和個性的特征,而摩崖題刻是絢燦文化的有效載體。福清被譽為“海濱鄒魯,文獻名邦”,有眾多集藝術性、歷史性、思想性于一體的摩崖題刻。它們猶如璀璨的寶石點綴在玉融大地,真實記錄了福清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變遷,具有重大的研究價值、觀賞價值。
福清摩崖題刻源遠流長,留存至今的摩崖題刻有200多處(不含當代),主要分布在瑞巖山、石竹山、仙井巖、黃檗山等名勝區。瑞巖山有福清最重要的摩崖題刻群,已被列入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題刻近百處,既有萬歷皇帝的《名山洞府》摹刻,也有內閣首輔葉向高的《謝政歸來》;既有高一福四百多言的《瑞巖十景古詩》,也有徐征祥的“觀海”、施德政的“天子萬年”、戚繼光的“獨醒石”榜書;既有歐應昌的精雕之作《開桃花洞記》,也有秦邦錡的粗樸題字“仙扉”.其書法藝術,既有真草隸篆,也有四體揉融;既有古拙雄渾者,也有龍飛鳳舞者。
石竹山也有福清珍貴的摩崖題刻群,共有題刻近50處(不含當代),大多反映這座“三教合一”的東南名山的宗教內容。如葉向高的《嶙峋石竹插青霄》、《半嶺仙宮一徑微 》、《丹灶重尋事渺茫》,王錫侯的《皇明啟勝》,南居益的《早春登石竺山》,以及項南的“石竹仙山,白日作夢”、程序的“榕竹并茂”等榜書。既有游覽題詠,也有率性留墨;既有景跡題名,也有登臨紀事,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對傳播石竹山“夢文化”起到獨特的推動作用。
四
對福清摩崖題刻知識的普及,林秋明不遺余力。2013年,為了讓廣大市民了解福清摩崖題刻豐富的文化內涵,林秋明趁全省“社科普及宣傳周”之機,建議福清市有關部門舉辦摩崖題刻展及知識競賽。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市教育局、市廣電局、福清僑鄉報社等部門隨即聯合開展了“愛我福清,知我福清”摩崖題刻展及知識競賽。林秋明遴選了近50幅有代表性的摩崖題刻在市文化藝術中心集中展出。此次展出據說是福建省首次摩崖題刻展。主辦方還在全市各中小學校開展了摩崖題刻知識競賽,參與者達一千多人,引起不小反響。這是福清市首次將摩崖題刻及有關知識向市民展示和普及。省內各大新聞媒體紛紛予以報道。林秋明的此次嘗試,意義非同一般。
我是一名書法家,喜歡大自然,更鐘愛鑲嵌在山石上的摩崖題刻。它不僅是人文與自然相結合的產物和景觀,更是歷史演繹的印記。每每外出旅游,拍攝摩崖題刻、名勝碑林便成我第一目的。有時為了拍攝一處題刻,不惜翻山越嶺,長途跋涉,那種情趣外人難以形容。如今,林秋明《福清題刻》的出版,為我們系統、詳盡地介紹了福清名勝古跡的眾多摩崖題刻,使我們書法工作者不必鞍馬勞頓、親自前往,就可以欣賞到書法藝術的魅力,其功勞不必言喻。該書還有一個重要貢獻,就是每一幅摩崖題刻,都力所能及地考證出題刻者生平、題刻的時代背景以及相關人文資料。
福清豐富的摩崖題刻,是先人為我們留下的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希望有關部門及時予以搶救和保護,讓其在鑄造“人文福清”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我想,林秋明此次出版《福清題刻》,就是出于這個初衷吧。
(作者系著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任福清市政協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