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在冬日里傳遞,笑容在農民臉上綻放。昨天,福清市2015年“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踏著春的節拍,為鄉村農民送去溫暖、送去歡樂,更送去了健康和技術。
在福清,“三下鄉”活動已成為支農、惠農的品牌工程,也成了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受到了當地群眾的歡迎。
集中服務:開啟全年“三下鄉”活動大幕
今年集中服務活動選擇在港頭鎮草柄村舉行。在這個福州市新農村建設精品示范村里,近千名群眾提前感受到濃濃的春意,19支服務隊帶來了精彩的文藝慰問演出、醫療服務、政策宣傳、法律咨詢、義務寫春聯、項目幫扶等惠農服務活動,受到農民朋友的熱烈歡迎。
文藝演出現場,舞蹈、樂器演奏、戲曲聯唱、福清方言相聲以及港頭鎮草柄村小媳婦演出隊表演的健身操等12個精彩的節目,引得掌聲、笑聲不絕于耳;義務寫春聯活動現場,書法家們忙得不可開交,村民們排著隊競相索要手寫春聯;前來義診的醫生最受農民朋友尤其是老年人的歡迎了,上了年紀不方便到城里就醫的,有個小毛病不愛上醫院的,這下在家門口就可以問個明白了;免費理發的攤位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個接著一個;普法、計生、農業知識等宣傳冊同樣讓農民朋友笑逐顏開……
“三下鄉”集中活動,把農民朋友最需要的東西統一“打包”,用實實在在的服務和豐富多彩的形式,為農民朋友送去了知識、健康和歡樂,也拉開了福清全年“三下鄉”活動的序幕。今后,活動小組各成員單位將繼續常態化持續開展“三下鄉”活動,送民所需、解民所難,傳播先進文化、推廣實用科技、倡導文明生活。“三下鄉”活動所播下的“種子”已然在廣大農村和眾多農民群眾心中“生根發芽”。
相關新聞:
福清市2015年“三下鄉”活動啟動
對接需求:農民要什么送什么
早在去年下半年,市委宣傳部就開始著手對今年“三下鄉”活動進行調研,了解基層農民最需要什么、最歡迎什么,農村、農業、農民的新動態、新需求,被一一反饋到“三下鄉”領導小組:如今福清農村發展日新月異,生活環境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民朋友有了更多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于是上檔次高水平的文藝演出多了,也更注重培育當地文藝人才。倡導農民文明健康的新生活成了福清“三下鄉”的側重點。
去年8月5日,一系列旨在為農民送去更多更高水準的文藝演出——“惠民樂萬家”文藝下鄉巡演在全市開演,這是福清市近年來演出場次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文藝下鄉演出活動,在促進基層文化繁榮、推動基層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豐盛的文化大餐。啟動以來,首輪43場演出吸引了5萬多人次觀看,反響十分熱烈。
腰包鼓起來的福清百姓需要的是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更文明健康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福清市不僅送文藝演出,更加大了對文化陣地的打造。福清市每年都會籌集專項資金用于農家書屋、綜合文化站等農村信息資源系統升級改造,進一步滿足農民朋友的文化需求,助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育現代化新型農民。今年,由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捐贈資金、物品、項目以及市政府撥款共157.9萬元,用于促進港頭鎮文化設施建設和提升,農民對更高文化生活的追求有了更堅實的保障。送衛生下鄉更加注重提升農民群眾的文明生活習慣、防病意識和保健知識;送科技下鄉則結合福清市設施農業的發展,將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結合起來,讓更多農民掌握種養技術,實現家門口就業。
送建結合:變“三下鄉”為“常下鄉”
近年來,福清市“三下鄉”工作注重從農村生產生活實際出發,不斷提高活動的實際效果。由“給什么要什么”到“需要什么給什么”,再到“送建結合、以送帶建”,變“輸血”為“造血”。
送建結合是福清市近年來“三下鄉”活動的新理念新舉措,所有活動在注重對接農民需求的同時,更側重于當地有生力量的培養。文藝演出活動緊緊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努力為基層百姓提供更接地氣、更受歡迎的文化盛宴,同時讓當地文藝骨干也參與演出,給他們更多的展示機會,為當地培育更多的文藝人才;送戲下鄉、科技下鄉小分隊、衛生下鄉、法律進鄉村、計生宣傳等“常規動作”也不斷融入新內容、新形式,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
福清市還專門印發了《關于加強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長效機制建設的意見》,專門成立了“三下鄉”領導小組,聯動全市26個部門,并納入各單位績效考評,確保做到變“三下鄉”為“常下鄉”、“常在鄉”。據統計,去年,福清市三下鄉活動中,文藝下鄉小分隊開展文藝演出120多場,放映電影4000多場;科技下鄉小分隊舉辦科技培訓48場3000多人次;醫療小分隊下鄉60多場次,485人次下鄉服務,為1萬多人開展義務診療,分發宣傳材料2萬多冊;普法小分隊下鄉宣傳300多次,分發宣傳材料15萬余冊;人口計生下鄉小分隊開展下鄉服務30余次,分發材料15萬多份、避孕藥具6萬只;圖書下鄉小分隊開展送書下鄉活動12場次,贈送圖書1萬余冊。
年年“三下鄉”,年年有不同。福清市想方設法為農民辦實事、好事,不斷豐富活動內容,拓寬幫扶形式。送民所需、解民所難,福清市“三下鄉”活動已經成為發展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一項民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