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清市紀委、監察局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頓、嚴肅紀律為抓手,以廉政教育為先導,從抓早抓小入手,打好“預防針”,不斷加大反腐倡廉宣傳力度,編織“防腐網”,竭力完善監督制約機制,著力推出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育載體,進一步增強了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拒腐防變意識。
打好“預防針”,加強宣傳教育
去年以來,市紀委、監察局先后舉辦“清廉過三八”、“清風365攝影展”、“清風校園,快樂六一”等系列活動,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文體局開展“廉政文化三下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并將廉政文化與福清歷史文化相結合,組織福清民俗專家編撰福清廉吏書籍《福唐清風》,收錄了林則徐、葉向高等55位福清本土廉吏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勤廉從政。
同時,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組織21批次黨政領導干部參觀福清警示教育館,推動廉政教育常態化開展,并先后組織領導干部任職前廉政測試3批次,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拒腐防變意識。
在實施廉政文化“七進”活動中,篩選并確定龍江街道、漁溪鎮、石門小學等單位作為廉政文化建設示范點,打造建新村、波蘭村等新一批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示范點。
市紀委、監察局還加大反腐倡廉宣傳力度,主動發布信息,加強正面宣傳引導,樹立紀檢監察機關秉公執紀、敢于監督、公開透明的良好形象。據統計,2014年,《新華每日電訊》、《中國紀檢監察報》和《了望》、《半月談》、《中國紀檢監察》、《海峽通訊》、《閩都通訊》等多家重要媒體宣傳推介福清市紀檢監察工作經驗,刊發典型報道54篇(次)。吉安市青原區、廣州市開發區紀工委和閩侯縣、連江縣紀委相繼來融開展工作經驗交流,起到互學互比、共同提高、全面提升的綜合效果。
為構筑具有福清特色的反腐倡廉教育宣傳陣地,市紀委、監察局致力辦好辦精《廉政福清》電視專欄,截至目前已制作播出58期專題節目。同時,將廉政文化與福清歷史文化相結合,編排了《一拂頌》、《林則徐》、《正風謠》等一批傳統清官戲,宣傳廉政文化內涵,并聯合市公交公司在城區主要交通干道50部公交車身上制作廉政公益廣告循環播放。
此外,以愛國僑領林文鏡故居為基礎建設“孝廉廳”,圍繞傳承和弘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弘揚以廉促孝、以孝促廉的社會風尚,并結合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建立“清風廣場”、“龍江公園廉政文化長廊”以及漁溪鎮、鏡洋鎮“當地歷史名人典故走廊”,將廉政文化融入日常生活,連點成線,以點帶面,形成立體式、全方位、多角度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氛圍。
編織“防腐網”,完善制度建設
去年,市紀委、監察局結合福清市干部管理實際,以市委名義先后印發、轉發《福清市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的實施辦法》、《關于建立健全市管干部廉政談話提醒機制的意見》、《關于深入扎實做好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工作的意見》和《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意見》、《福清市黨政主要領導干部述廉述責工作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制度,并發出通知,督促各鎮街各部門各單位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同時,利用科技手段,打造領導干部電子廉政檔案管理系統“升級版”,加強廉政檔案更新管理和檢查核實工作,系統初步實現了登記填報、統計備查功能,起到信息錄入數字化、監督管理規范化、成果運用便捷化的目標。截至目前,共有72名科級干部因勤政廉政問題被記錄在案,14名科級干部因嚴重違紀違法被取消廉政檔案錄入資格。同時,將領導干部電子廉政檔案系統向股級干部延伸,對全市24個鎮街和部分重點市直單位重點崗位的1067名股級干部逐步建立電子廉政檔案。在去年3月中央紀委研究室“創新平臺”推介的基礎上,2014年2月,中央紀委研究室再次介紹福清建立廉政電子檔案提升科技防腐水平的經驗做法。
此外,深化拓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結合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及糾正“四風”的具體要求,對廉政風險點進行再梳理再查找,并按時更新風險臺賬。以市委反腐辦名義印發了《福清市廉政風險防控工作考評辦法》,督促各鎮街各部門各單位將廉政風險防控工作融入到優化管理、提升效能、創新機制等各個環節,通過確權、限權,規范權力運行程序,實現以廉促政。
市紀委、監察局還嚴格執行黨員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2014年,全市1059名領導干部依托“福清市領導干部廉政檔案管理系統”報告個人有關事項,104人次科級干部解除報備,21名領導干部操辦酒席事項進行了報告;落實任前廉政談話制度,對新提任和轉任的6批94名科級干部進行任前廉政談話;組織實施紀委負責人同下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談話及誡勉談話等制度,共開展黨風廉政責任談話4人次,誡勉談話13人次,作風紀律約談10人次。并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
2014年,市紀委、監察局共對37批64人次黨員領導干部因公出國(境)及46批46人次黨員領導干部因私出國(境)進行了審核;對183批447人次外出參觀、考察、會議等事項和76批80人次領導干部因私請銷假進行審核把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