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私房菜”火爆“朋友圈” 存監管隱患
www.bjjht.com 2015-04-23 08:55:21?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繼微信“朋友圈”被代購商品消息“攻陷”后,微信“私房菜”也開始走俏。在微信上下單后,就有人送美食上門,如今,不少喜歡嘗鮮的年輕人開始對這種消費方式感興趣。記者發現,我市已經有不少家庭作坊式的微信“私房菜”經營者,他們通過微信“朋友圈”展示美食,不用雇工、無需店面,依靠“朋友圈”轉發圖文、叫賣產品,就可以將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但也有人表示,這種“線上下單,線下送餐”的方式,或許是未來餐飲業發展的一種方向,不過其背后潛藏的食品安全、無證經營、售后維權等隱患也不容忽視。 吃貨熱捧私房菜 紫菜餅、三明治、番薯丸…靠幾張誘人的美食照片和幾句煽動性的文字介紹,特色私房菜在微信“朋友圈”中悄悄蔓延。 “我通過微信買過蛋糕,朋友推薦說很好吃,剛好家里小孩過生日,于是就下單買了一次。”市民嚴小姐說,蛋糕的制作者是她朋友的朋友,對方是一位全職母親,看到對方在“朋友圈”里曬出廚房、工具、食材以及制作過程的圖片,覺得挺干凈整潔,就嘗試購買回來。“味道不錯,就是價格有點貴。” 市民陳小姐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人在賣餅干、蜜餞等小零食。“一般是我信任的朋友在賣這個,加上我喜歡吃的,我才會去買。”陳小姐說。 市民林先生也通過微信買過點心,他的“朋友圈”里有不少朋友幫人轉發和推薦美食。他也關注鏈接了幾個美食微信公眾號。可以說,在微信里買賣美食,已成了當下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去年上半年,我發現有人開始在朋友圈里發布私房菜消息。”微博達人“福清吃貨團”說,微信私房菜生意是去年開始興起的,如今,該生意已經成了代購海外商品之后的又一個新事物。 “福清吃貨團”說,微信普及和微商崛起后,因年輕人熱衷于追求新生活,微信私房菜便有了生長土壤據不完全統計,福清的微信私房菜從興起以來,短短一年多時間已經發展到了幾十家。“做各種美食的人都有,從西點到福清光餅、番薯丸,甚至像餃子、菜干飯、鹵味等,都有人在做,賣的人也很多。”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5-04-22 ]食品安全是“思微特小屋”的生命
- [ 2015-04-22 ]福清江陰整車進口口岸實施5種關檢監管新模式
- [ 2015-04-22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500強 福耀名列第九
- [ 2015-04-22 ]玉融文庫系列叢書首套5本著作出版
- [ 2015-04-22 ]福清江陰工業區預投8.655億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 [ 2015-04-22 ]福清市26家企業入列福州市工業重點用能企業
- [ 2015-04-22 ]一季度福州保稅港進口木材282.92萬美元
- [ 2015-04-22 ]嘉葉公司種植的5000畝西芹陸續進入收獲季節
- [ 2015-04-22 ]福清市心理咨詢師協會舉辦家教與成長關系講座
- [ 2015-04-22 ]漁溪司法所舉辦2015各村首席調解員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