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a4es"><wbr id="6a4es"></wbr></ul>
    <td id="6a4es"><kbd id="6a4es"></kbd></td>
  • <nav id="6a4es"><acronym id="6a4es"></acronym></nav><s id="6a4es"></s>
  • <s id="6a4es"><em id="6a4es"></em></s>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福清頻道> 社會民生> 正文

    福清龍田鎮之所從牛田改名為龍田的原因

    www.bjjht.com  2015-05-21 08:34:50? 張銑?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龍田有文字可查歷史近千年

    我的家鄉龍田鎮是福清人口最多、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聞名遐邇。但是,龍田之名聲在外,還因為她古稱牛田,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率領大軍于此打了兩場大勝仗,殲敵無數,大快人心,史稱“牛田大捷”.這段輝煌史實,《明史·戚繼光列傳》以及戚繼光長子戚祚國撰寫的《戚少保年譜》中都有詳盡描述,閩、融地方史書更是大書特書。所以稱之牛田,相傳古代這里為灘涂青草地,專為官府放牧牛馬而設,宋代就逐漸成為人口商貿集鎮。清乾隆年間修纂的《福清縣志》載有“方括圖”(即福清地圖),標有“牛田鎮”.在“建置志”中有宋延佑年間(1086-1094年)建有官府管理鹽業的“牛田鹽課司,在縣東南時和里”的記載。在“地輿志”中有“牛田市,在時和里”.當時所謂的“鎮”、“市” 不是行政區劃,指的是“宋代以后縣以下的小商業都市”(《辭海》),說明牛田已具有一定的人口經濟規模,集市貿易相當興盛。下文引用的葉向高文稿中形容為“萬家之鄉”,“巨鎮”之“最盛者”,可見一斑。

    牛田的地名較早出現于宋延佑年間的“牛田鹽課司”,至今已有920多年了。再往前走,還能跋涉追溯“牛田”之源頭嗎?孤陋寡聞如我,實在無能為力了。

    現在,除了福清老百姓數千年來不改初衷,在方言中一往情深地呼喚“牛田”外,地名“龍田”,已通行通用100多年了。那么,是什么時間、什么原因要更名呢?一般的說法是,清末,隨著“牛田”集鎮的不斷繁榮,當時在街道南端建有一座牌坊,上有“登龍門”,附近挖有“龍舟塘”.當地百姓為祈求安康幸福,如金龍騰飛,遂改稱“龍田”沿用至今。作為土生土長的龍田人,我一直相信這個說法而未予深究。小時候雖沒見過“登龍門”,可跟隨母親到“龍船塘”(方言)水邊石條子洗衣裳,清澈涼爽的塘水沒過膝蓋頭,童稚眼里,那可是“煙波浩渺,一望無際”啊。再后來,“農業學大寨”填塘造田,“知青”的我在這水田里插秧割稻子,再再后來,這里蓋起了一座座小洋樓……

    牛田自古雅稱龍田

    今春閑時翻閱明三朝宰相葉向高自撰《蒼霞草全集》,繁體豎排不斷句,依舊一知半解地啃著。無意間發覺葉老先生對“牛田”滿懷深情,多次為 “牛田”的人與事寫文章,并且使用“龍田”這一地名。這里僅舉三例:

    《蒼霞余草卷之二》有《福廬靈巖記》:“入福廬有兩路:一自龍田(加粗號為筆者所加--下同),一自貞塘。自龍田入者,抵山下有棹楔,額以‘福廬真境'.”

    《蒼霞余草卷之三》有《思山張翁八十壽序》:“自融以東多巨鎮,而最盛者曰龍田。其阛阓之櫛比,市肆之殷闐,衣冠文物之繁伙,甲于一邑。故家大族冠者蓋相望。”又有《裴亭何翁六十賓飲序》:“吾邑有龍田,蓋萬家之鄉也。閭井櫛比,列肆如林,漁鹽谷粟,珍鮮縞纻之利,衣被一邑。其人備四民之業,而以什一起家者,往往不乏。”

    ??? 當然,“牛田”的地名還是要用的:

    《蒼霞草卷之十》有《重修報功祠記》:“當公(指戚繼光--筆者注)之去閩,倭益肆。其巢吾邑之牛田者,亦不下數千,至耕牧其地為長久計。戚公一鼓蕩其巢……”

    《蒼霞余草卷之九》有《明贈中憲大夫廉州府知府恭齊何公偕配薛太恭人合葬墓志銘》:“贈公諱善為,字舜治,別號恭齊。先世自固始,不知何時卜居牛田。”

    葉老先生文集中對“牛田”、“龍田”地名的交叉使用,令我驚詫,顛覆了自己固有的觀念。葉氏與戚氏系同一時代人,戚比葉年長31歲,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家軍取得第一次“牛田大捷”時,葉氏才3歲,從在娘胎中便跟著母親在倭亂中四處逃難。葉文明證,至少在彼時,“牛田”、“龍田”便已并用。或許老先生在祝壽,或壽辰“賓飲”時,“雅事”用“雅稱”--“龍田”.若是,便可得出結論:牛田,雅稱龍田。

    再說“登龍門”.幾年前“登龍門”石門額在龍田二村出土,現被鑲嵌在該村觀音閣外墻上。日前再次前往觀摩,這是一條長3.11米,寬0.73米,單面的石門額,應該是寨門的門額,而不是牌坊。左邊一行豎排小字系“宣和二年歲次庚子仲春”.宣和為北宋徽宗末年,庚子年系1120年。這說明“牛田大捷”之前的440多年,“牛田”就是一大商業集市,街道南端已經建有“登龍門”.所謂“清末”時期,充其量只能算重建。由此可見,因清末建“登龍門”而改稱“牛田”為“龍田”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其實,“龍田”的來源還要提到“群經之首”的《易經》。《周易》乾卦的第二爻“九二”為:“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直譯:龍出現在田間,有利于大德之人出來治世)。有了“登龍門”,有了“龍船塘”,文人雅士或許以為“牛田”土味太重,借用《易經》乾卦生機勃勃的第二爻,將自己世代居住的“巨鎮”雅稱為“龍田”.一如福清雅稱玉融。“登龍門”所在地張厝村(現稱二村),其始建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的“清河張氏宗祠”里有一副古老對聯:“清河流厚澤,千年見于龍在田;福邑肇宏基,五世鳳鳴昌厥后。”跟二村比鄰的何厝(三村)始建于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的“廬江何氏宗祠”也有一副老對聯:“龍從田見開科甲,廬合江流衍派支。”都表達了同樣的愿景。竊以為,“龍田”作為牛田的雅號,可以認為是很早就緊隨其后的。對于這一古鎮來講,“牛”是她的根本,她的物質基礎;“龍”則是她的靈魂,她的精神追求。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啟用龍田地名?

    現在我想知道,從地名學的角度看,雅號“龍田”什么時候正式取代“牛田”呢?據《福清市志》(1994年)卷一之第二章《行政區劃》介紹,“宣統二年(1910年),縣籌辦自治,除城區外,劃5鎮、10鄉,并置城鎮鄉籌辦自治公所和城鎮鄉自治會。5鎮:東張、海口、漁溪、龍田、高山;……”這是信史。說明至遲于1910年“牛田”已更改為龍田。那么之前,還有可能性嗎?

    校址位于龍田的福清第三中學,其前身為來華教會創辦的“培元書院”,擁有120多年歷史。原校長王欽發在該校工作期間,萃聚了不少珍貴檔案資料,在他應約為我提供的文史資料中,有5份相連貫的“福州美華書局活版”印制的《美以美教會年錄》,整版刊載“福邑培元書院報單”.首張注明時間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指出“除傳道之子弟在縣肄業外,宜另立一所在牛田地方,以便諸生童學習焉。”此外,該報告還有三處提到“牛田”.證明1895年仍然名之曰“牛田”.

    接下來一張“福邑培元書院報單”的時間為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僅隔一年時間,報告中的“牛田”就變成“龍田”:“憶舊年書院分為兩所,一所在縣中,一所在龍田。”該報告還有三處提到“龍田”.另3份《美以美教會年錄》,分別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和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均明白無誤地提到“龍田”,“牛田”的舊地名業已消失。以西人(含為其服務的華人)辦事之嚴謹認真,對教會創辦的書院所在地,不會擅自變更地名的。何況西方宗教對中國的“龍文化”也不感興趣。那么,是否存在以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為分水嶺,牛田正式更名為龍田的可能性?--這只是筆者的孤證,難以確論,希望看到更多的佐證。

    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地名就是鄉愁。從牛田到龍田;從先民牧牛放馬的海灘地,到如今欣欣向榮的省級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滄海桑田,一路相伴,一路驚喜。緬懷戰鼓聲中戚家軍平倭的刀光劍影;見證退隱鄉間的宰相葉向高開辟福廬山,“秀甲閩越”,而后毀于“文革”、于今重修;感受傳統文化中“龍文化”、“《易經》文化”對先民審美理念的浸潤;記載祖先對繁衍其中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認知與思考;也蘊含著城鎮化進程中如何延續文化命脈的啟迪。我不想“獨樂樂”,愿與龍田的鄉親共享之。并請教于對地名文化有興趣的讀者朋友。

    • 責任編輯:陳瑜輝     標簽:福清 社會 龍田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观看,香蕉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区,91大神在线视频观看,欧美人禽杂交狂配
  • <ul id="6a4es"><wbr id="6a4es"></wbr></ul>
    <td id="6a4es"><kbd id="6a4es"></kbd></td>
  • <nav id="6a4es"><acronym id="6a4es"></acronym></nav><s id="6a4es"></s>
  • <s id="6a4es"><em id="6a4es"></em></s>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www884aa| 男人和女人爽爽爽视频| 小蝌蚪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动视频 | 色欲色av免费观看| 日本成熟电影不卡www|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色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首页|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1024手机看片基地| 日韩在线播放全免费|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女人与大拘交口述|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 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212| 四虎麻豆国产精品|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 深夜爽爽动态图无遮无挡|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污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奇米色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第一页| 香蕉尹人在线观看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