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乍暖還寒,全國各地卻掀起新一輪援疆熱潮。元洪投資區管委會建設處的技術骨干張振明也坐不住了,盡管不舍年邁多病的父母和新婚十個月的妻子,仍滿腔熱忱地報名援疆,奔赴新疆奇臺縣。
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作為城建專業人才,張振明在上班的第一天,就積極投入到工作中。走遍了奇臺縣城在建的20個市政工地,他便在心里勾勒出奇臺城巿建設的規劃藍圖。
奇臺縣城區內12條巷道均為砂石老路,路面狀況較差,坑槽、積水現象較為嚴重,道路通行等級低。想到縣城群眾的生活出行因為交通造成的種種不便,張振明便不顧新疆七月流火的天氣,與勘察、設計單位的同事及社區干部一道到巷道實地踏勘,還發動當地群眾對實施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在他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10月份,12條舊巷道全部鋪上了瀝青。社區居民看到出行條件得到改善,高興地向他豎起大拇指。
“寧愿一次性高標準修好路,不要年年東修修、西補補。”這是張振明的建設思路,他不僅把東海之濱建設方面的新思維帶到了奇臺,還把他那股干什么都“較真”的勁也帶到了工作中。他工作的認真勁在同事中是出了名的。奇臺縣委黨校門口的道路原施工圖中并未設計路緣石的靠背,擬采用簡化的路肩來支撐受力,發現這一情況后,他立即阻止了施工,報告領導建議增加路緣石混凝土靠背。在他的堅持下,對全段道路都增加了路緣石混凝土靠背,提高了工程質量。
工作起來就忘了自己是誰,這是他的妻子對他的“責怪”,也是同事給他的評價。在新疆工作的一年多時間,他的體重直線下降了12公斤,人瘦了一大圈。妻子到新疆探望他,心疼地埋怨道:“怎么這么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他還開玩笑說:“人瘦筋骨在。”
城市建設的“總經濟師”
“城市建設要把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不讓一分錢浪費。”這是張振明說的話,在工作中他也確實是“摳”得厲害。
今年,奇臺縣的一個城建重點項目工程的施工圖要求采用C30抗硫混凝土,而奇臺縣內的攪拌站無法提供該型號混凝土,需要到50公里外的縣城購運,且每方抗硫混凝土價格比普通混凝土貴200元以上。了解這一情況后,他立即協調設計、監理、勘察、監督站等部門單位,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優化設計,取消混凝土的抗硫性,直接節約工程造價達97萬元。
2014年,奇臺縣住建局準備采購20套健身器材,他仔細比對各報價單位的材料,重點審核型號、質量、報價,發揮多年政府采購經驗,從阿里巴巴網站里查找到同類型號的更低報價,打破供貨商的心理防線,最終以6.85萬元成交,比往年同期采購節省資金3萬元。
奇臺縣城內主要街道、廣場要新增設500套休閑坐椅。張振明和奇臺縣市政服務中心的同事們從坐椅的選型到路緣石的石材、尺寸、木質椅面選擇,多方與供貨商進行比價談判,經過努力,節省了一大筆不必要的開支。
不吝賜教的“年輕師傅”
在工作中,張振明總是“知無不言”,從不吝嗇傳授自己的經驗和知識。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得知奇臺縣的室外消防栓建設沒有正規的施工圖紙,存在無圖紙施工、憑經驗干活的現象。他便立即聯系上有豐富的室外消防栓建設經驗的福建投資集團(福清)水務公司,將取得的國家標準規范圖集和規范材料無償提供給奇臺縣住建部門,從此奇臺縣城區的室外消防栓建設可以按照標準圖紙施工,按規范建設,整體提升標準化施工水平。
作為專業人才,他主動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在施工現場、項目工地例會、設計方案審查等場合,主動分享多年工地一線的經驗和知識,通過言傳身教,激發年輕的城建干部主動學習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建設管理習慣和科學的協調思維方式。
在奇臺縣街頭設置城區布局的項目中,張振明結合奇臺街頭設置城區布局示意圖和新建城市慢行步道,向同事們一一傳授了城區布局示意圖設置需注意的地段、示意圖燈箱的造型、長、寬尺寸的選擇以及城市慢行步道的概念和建設實施中需注意的細節。通過他深入淺出的講解,同事們很快就明白這些項目的實施思路,使得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樂于助人的“福清哥哥”
張振明是個特別熱心的人,對同事的關心不是只掛在嘴上。
當他了解到蒙古族同事李慧因產后腰椎疼痛,便幫忙聯系上福建援疆短期醫療骨科專家、福州市二醫院的陳齊勇醫生,為她緩解病痛。同事秦少磊的岳父因長期在田里勞作,雙腿已嚴重彎曲變形,他也請陳齊勇醫生給予確診,及時完成人工膝蓋置換手術。
年輕的同事們有什么事,都愿意找這位仗義的“大哥”幫忙,他也總是盡全力去幫助。他說:“我們來援疆,援疆省市給了我們太多的關心,任何事情都是互相的,我們也應該盡自己的能力為大家做些事”。
在奇臺縣,張振明還結對幫扶奇臺一中貧困維族學生毛麗達木。為增強她的自信心,張振明經常去毛麗達木家家訪,與她談心,并輔導她做作業,每年還給予她2000元的經濟資助,解除了她的后顧之憂。毛麗達木親切地稱張振明為“哥哥”,毛麗達木的父母每次看到張振明都很親切,拉著他的手話家常,那份深情就像已交往多年的老朋友。
張振明總說,在援疆這個大舞臺,他要用青春、智慧、汗水和夢想,為建設美麗奇臺添磚加瓦,讓古城金奇臺、旱碼頭的美麗和繁華再現。在奇臺縣一年多的時間,他改變了這個新疆小縣城許許多多。當看著城市街景的變化、群眾更加幸福的生活時,張振明覺得自己做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