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是風靡網絡的“最具情懷女教師”辭職信中僅有的10個字。如此任性且瀟灑的辭職態度,讓網友羨慕不已。這雖不是首例,更不是特例,但仍觸動并引發了每個人的心底都曾有過的沖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少職場人士身在崗位也“左顧右盼”,躍躍欲試,尋求華麗轉身的機會。辭職,成為當下的熱門話題。
職場新人:
說走就走的閃辭
林舒琴是法律專業的大學畢業生,近日剛辭掉一份辦公室文員工作。“實在干不下去了,每天都按部就班,覺得自己的價值得不到體現。”林舒琴說,本科四年她各門功課都很優秀,沒想到找的工作薪水這么低,都畢業一年多了,還得靠爸媽接濟,這樣的工作還不如不要。與其在沒有營養的崗位上承受心理壓力,過著溫水煮青蛙的日子消磨戰斗力,不如辭職了在家專心攻讀律師從業資格證書,將來選擇更好的崗位。
從事銷售工作的90后小李,下定決心辭職的原因是看不到發展的前景。“本來我應聘的就是儲備經理的職位,現在時間都過去一年半了,還是個儲備人員,按照公司的晉升制度,早就達到標準可以升職了,但是領導就是假裝看不見,我處在遙遙無期的考核階段,這份工作對于我已經一點意思也沒有了,所以不給升職,就走人嘍。”
80后劉毅剛入職不到一月,就提出了離職,原因是上班地點吃飯不方便。他認為,畢業找工作固然迫切,但是身體健康也很重要,還是找個工作環境好的公司比較好。
采訪中,記者發現,像上述因薪水不高、升職不成、環境不好、不想將就等閃辭的例子還真不少,尤其是工作三年以內的職場新人,一年內跳槽多次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
職場精英:
沖動離職是對職業沒有規劃
對于來自江西農村、有過艱苦生活經歷的劉毅來說,那些輕易說辭職的都是“飽漢不知餓漢饑”、對自己的未來職業沒有規劃的角兒。
像他這種沒有家庭背景可以依靠,又肩負著家人期望的年輕人,都非常珍視每一個就業機會。他認為,作為職場人遇到一些考驗也是正常的,每個崗位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每份工作都能積累一定的經驗,大可不必動輒辭職。當然如果確實感到工作枯燥乏味、沒有發展空間,還是可以考慮跳槽的,但是在跳槽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決定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這個時候理智的分析,做好職業規劃,才能幫助你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如今的劉毅已是一家培訓機構老板,正是5年前的一番理性的分析,造就了他今天事業的成功,不僅收入翻番,還讓夢想變得可觸手可及。
擁有20多年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的王艷認為,如今年輕人“閃辭”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職場新人更傾向于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而面臨的生存壓力較小,因此一旦工作不順心,就容易閃電辭職、頻繁跳槽;另一方面,企業招聘方式的不完善,用人需求和求職者個人發展之間的不匹配。
“求職不容易,離職念頭也不要輕易拋出,越是艱難的時刻越能鍛煉一個人的能力,沒有付出哪能有收獲,不論是技能提升,還是薪資提升都要付出相應的努力,而不要指望投機取巧,安逸取得。不要等到離職后,才發現工作好難找,這時說什么都晚了。”王艷坦言,在漫長的職業生涯,必然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要正視問題,學會堅持,不是所有的付出馬上就能贏得回報的,想想你的能力是否符合新任職位的要求,有沒有高估自己的能力,哪些因素是可以克服的,需要多少時間,不斷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不以輕率離職才利于突破職業瓶頸,打開職業生涯通道,獲得升職加薪。
心理專家:
莫讓跳槽成逃避的借口
“心理學上有個“圍城”效應。跳槽者往往“這山望著那山高”,認為現在的單位人際關系復雜,待遇低,新單位的人際關系會很簡單,待遇也能不錯。”福清市心理咨詢師協會會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何芬認為,我們每個人在工作中常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困難和壓力,若總想通過跳槽來逃避,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聰明的做法是,一方面應該客觀地分析自己面臨的壓力和問題,盡力去解決。另一方面應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制訂切實可行的職業規劃,跳槽應該是深思熟慮后的選擇。
此外,她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告誡,經常跳槽可能會對以后的工作產生不好的影響,以及職場跳槽應注意的事項。
一、不要為了錢而跳槽。雖然在謀職的時候最容易看到的是職業提供的薪資水平,但是職業的發展、自己的提升、生活狀態等卻是值得更加重要的考慮因素。工作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有錢做一些事情。
二、不要頻繁跳槽。頻繁跳槽會使自己的簡歷黯然無光,你的積累不能延續,你對企業的忠誠度會受到嚴重質疑,如果不是為了了解不同的職業情況,將來去做獵頭、職業顧問的話,如果不是為了學習不同的企業文化以圖自己創業的話,頻繁跳槽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職業發展。
三、不要盲跳。跳槽前要做好準備,這種準備不僅僅是自己提升能力以滿足新雇主、新職位的要求,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準備是,充分了解新職位的信息。只有了解所跳為何方,彼處在哪里,是否有陷阱,前途怎么樣,是否符合自我要求之后,才能使跳槽不盲目。
四、不要跨行跨職業跳。似乎職業不對,行業也不對,于是趁著年輕就要跨行跨職業地“飛跳”,容易使自己處于“危險境地”,這種跳槽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在一般情況下,換行不換職,換職不換行,才能更有把握實現職業發展。
五、不要裸跳。沖動之下,不管有沒有新東家,直接就先辭了再說,以為自己會有更好的新工作,這就是裸跳了。職場是交換場,對于企業來說,一個人之前有沒有穩定的,甚至是還不錯的工作其實就是這個人的籌碼,而一旦裸辭,對于個人來說,這個籌碼就沒有了,新工作成為必需品了,而企業卻有了更多的選擇權。
六、慎重異地跳。為了實現夢想,或者實現生活方式的轉變,異地跳本無可厚非,但異地跳對于新的城市,新的工作崗位,需要做更多的了解,否則就是盲跳了。
七、跳槽但不要歸零。不管是轉行、轉職,或者在不同公司、同一職位,工作環境、同事關系、工作內容都發生了變化,但跳槽并不是隔斷,不是自己的職業發展歷史重新歸零,而是希望獲得更大的平臺,更好的職業發展。面對有些陌生的工作,以往的經驗要發揮作用,關鍵在遷移能力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