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環境整治要做好‘面子’工程,更要做好‘里子’工程,”昨日,福清市公安局副局長盧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迎接文明城市檢查,福清市著眼城市交通發展的長遠目標,出臺了許多治理交通環境的有力措施,通過“外科手術”式的城市交通整治模式,從秩序管理、交通優化、交通宣傳等多方面入手,不斷優化城市道路交通環境,完善市民的出行環境。
良好的交通秩序是文明城市名片。然而,目前城區非法營運兩輪摩托車聚集拉客、車輛亂停亂靠的現象時有發生,行人不走斑馬線等不文明交通行為也屢見不鮮。
為有效規范交通秩序,讓市民養成良好的交通習慣,福清市公安局提升了路面見警率和對違規交通的管控率,以城區主干道為重點路段,嚴查嚴管交通違法、城區亂停車等嚴重影響文明交通的違法行為。期間,福清市還開展了針對兩輪摩托車、出租車、酒駕等專項整治行動。同時,治理公交車爭道搶行、超速行駛、在禁鳴區域鳴喇叭、違法掉頭、隨意上下客等影響交通秩序和安全的違法行為,保持對交通違法行為的高壓嚴管態勢。
據統計,截至10月22日,今年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27.59萬起,完成非現場執法16.72萬起,查處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現增長。
優化交通環境,除了“堵”,還得要“疏”。
在整治交通環境過程中,福清市公安局對制約創建文明交通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梳理,采取“三項舉措”優化交通組織,打通影響安全通行的“脈絡”。
長期以來,向高街交通擁擠狀況飽受市民詬病。為此,福清市公安局組織專家實地調研,為向高街交通擁堵開出“藥方”。專家認為,向高街路段原對公交車輛實行單向通行,既不能有效釋放道路面積,也難以實現簡化路面交通沖突點的目的。為此,福清市對向高街所有車輛實行自西向東的單向通行,有效緩解了向高街路段的交通擁堵難題。
緩解上放學時段城區校園周邊道路交通擁堵是保持交通暢通“重頭戲”。為此,交管大隊科學安排勤務,強化校園周邊道路的巡邏管控,對各類交通違法及時安排警力予以整治和疏導,營造良好的校園周邊交通環境,確保學生安全出行。
完善交通設施,為城市暢通提供硬件支持。如針對清榮大道福清醫院路段等燈控路口的機動車通行效率不高的問題,交管部門對道路實施了中央物理隔離,提示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允許左轉彎掉頭車輛不受燈控限制,有效提高了路口一個信號周期的通行量。
據了解,僅截至5月底,福清市已投入1994.5萬元,用于交通設施建設,對城區設置不規范的交通信號燈進行改造;增設交通信號燈組和電子警察路口;在城區部分主干道安裝隔離護欄、新增標志牌;對設置不合理路口進行渠化改造,全力推進福清城區智能化交通建設。
此外,福清市還將繼續推出規范城區營運小貨車集中停放等新舉措,持續開展城區文明交通優化工作。
文明城市需要文明交通,文明交通呼喚文明市民。
為提升市民文明交通意識,福清市以“防事故、保暢通,創和諧交通”為目標,組織開展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將文明城市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作為重中之重,要求交管大隊和派出所認真開展車輛、行人各行其道、機動車讓行斑馬線,以及行人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排隊候車、依次上下車等系列遵守交通法規宣傳活動;以福清市電視臺、福清僑鄉報等為依托,組織隨警采訪、設立專欄等方式開展以案說法,拓展文明城市交通安全宣傳的覆蓋面。今年,市道安辦還組織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巡回宣講團,深入福清市各鎮街、學校、客貨運公司、駕校、社區等巡回宣講,讓文明交通行為成為市民的自覺行動;建立健全文明城市交通安全宣傳工作責任體系、運行機制和考評機制,要求相關各單位迅速組織社區、企業交通文明行為志愿者隊伍,開展文明出行教育,營造城鄉互動、警民互動、上下互動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格局和交通管理良好氛圍。
創造良好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與秩序環境,既是政府工作,也是市民的期盼。然而,福清市交通環境的整治任務依然任重道遠,但只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城市交通“綠色通道”的夢想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