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榮華在為學生做大鍋豬蹄
創辦于上世紀60年代初的市少體校,是福清市培養高水平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重要基地。建校以來,學校不僅培養出林莉、徐云麗、薛晨、鄭幸娟、林華燈、梁友祥等一批運動健將,還向國家隊、省體工隊和省、市體校及大中專院校輸送大批后備人才。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記者了解到,福清市少體校里有一個老廚師,不僅在少體校工作了30余年,還能做得一手好菜,他名字叫俞榮華。
12月14中午11點左右,記者來到福清市少體校食堂門口時,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此時,正是少體校的老廚師俞榮華在給學生們做一大鍋的豬蹄。他說:“這里的孩子不同于普通學校的學生,他們下午運動訓練,一天的能量消耗比較大,需要肉類來保障他們的營養需求。”
老廚師俞榮華1950年出生于玉屏街道,今年65歲,自1984年進入福清市少體校,已為這里的師生們做了31年的飯菜。
“在少體校工作了太久,好多吃過我煮的飯的學生都已經投身工作了,我還清楚的記得徐云麗、林莉等運動員在少體校訓練時也是吃著我做的飯菜,她們現在是體育明星了,我也因此倍感自豪。”俞榮華說。
俞榮華告訴記者,31年前他進入少體校時,工資還只有41塊。每天凌晨4點,床頭的鬧鐘就把他叫醒,無論刮風下雨,他都會到菜市場選購一天的食材,做一頓飯大概要3小時。
他13年如一日,堅持親自到菜市場購買食材,以確保原材料的新鮮度和安全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的快速發展,雖然現在購買的食材都由商家送貨,但他仍然會認真檢查送來的每一批食材,并按照營養標準制定一周的菜譜。一般,午餐是三葷一素一湯,還有餐后水果一份,足夠保證學生們的營養需求。
俞榮華在總結自己的廚師經驗時表示,做飯菜一要煮熟煮透,二靠調味,食品安全最為重要。
在擔任少體校廚師的31年間,少體校從未發生任何一起食品安全事故。福清市“兩會”、高考、省排球隊暑期訓練、比賽,都曾在少體校食堂用餐過,所有的菜品都由俞榮華一手搞定。現在,食堂里有3個阿姨和一個幫手,俞榮華也會囑咐他們時刻注意食品安全。他回憶說:“有一次省體育比賽在此舉行,所有參賽人員都在食堂用餐,省衛生局相關人員來檢查,他們很信任我,認為我是老廚師,這么多年都沒出過問題,食品一定是衛生安全的。”
俞榮華不僅能保證食物的絕對安全,而且總能做出讓師生滿意的飯菜。少體校男子排球主教練林冕就對俞榮華自己打的魚丸念念不忘,為他的廚藝豎起大拇指:“很好吃!手藝很不錯!我吃了好幾年了。”
來自江陰鎮,在少體校訓練排球項目的10歲小朋友陳安說:“我覺得俞師傅做的飯菜特別香,每次我都能吃很多,特別是這個烤鴨,比外面飯店做的還好吃。”
俞榮華表示,早前會趁著周末空閑的時間跟著別人一起外出辦喜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廚藝。回到學校就將外出辦喜宴時學會的手藝運用到學校食堂工作中。燜冬粉、炸鰻魚、酸辣魷魚湯、炸海蠣、紅燒排骨……每一樣他都很拿手。
福清市少體校領導說:“俞榮華很敬業,勤勤懇懇,尤其是食品安全上的認真精神,我們很信任他。”
俞榮華表示,苦是不怕的,只要自己還能干,就會繼續做下去,直到退休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