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清瑞亭大橋建設工地。郭成輝 攝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
回望過去五年,從上學、看病到住房、就業,從水路電到城鄉宜居環境建設,一幕幕民生大戲溫暖回放、一件件民生實事辦穩辦妥、一張張民生賬單曬出了福清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聽民意,定施政“清單”
隨著西區人口的迅速集聚,原有的教育資源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群眾的需求。
2014年9月,百合小學啟動建設。僅用了短短一年時間,這個建筑面積達22588平方米,由2幢教學樓、1幢行政圖書樓、一幢體育館、1個20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和3個標準籃球場組成的市直小學就建成啟用,并于今年9月1日迎來首批433名學生。
這僅僅是福清市為民辦實事的精彩一筆。“十二五”期間,福清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加大對民生事業的投入,著力推動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切實做到放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到實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福清市以普惠性為重點,新建、改擴建32所公辦幼兒園,增加5000多個學額,實現每個鎮(街)至少建有一所獨立公辦中心幼兒園的目標,基本解決群眾關心的“入園難、入園貴”等問題。此外,僅2011年,福清就完成了60家慈善衛生所的建設任務,2012年投入308.7萬元對213所村衛生所(室)進行改擴建和規范化建設。2013年投入500萬元建設30家標準化村衛生所。2014年投入208萬元為福清市438家衛生所(室)統一配置信息化終端設備,目前,村衛生所信息化網絡接通率已達100%.福清市醫院新院、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市三醫院二期病房大樓也相繼建設或建成,同時加大對鎮衛生院的投入,不斷改善醫療條件。
民意指向,施政所向。在期盼中,群眾驚喜地看到,他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醫療等利益問題,一一擺上了市委市政府的議事日程,并逐步得到解決。民生工程真正成為溫暖百姓生活的民心工程。
大投入,政府來“買單”
2013年初,福清市實施市政供水管網改造工程,計劃用3年時間、分期分批改造城區供水管網,減少漏失率和水質二次污染。
然而,在改造過程中,由于戶內管網改造需要用戶承擔三分之一的改造費用,一些用戶不愿意承擔,致使施工受阻。經過幾個部門的再梳理和調整思路,一場重新“加注”的投入,結合相關部門的共同參與,水網改造最終得以順利推進。
2014年,龍山街道倪埔村順利完成水網改造。村民倪依伯擰開水龍頭,一股沖力頗大的自來水便噴射而出。他說,過去水壓不夠,家里每隔幾天就要開抽水機抽水,否則水上不到水塔,樓里的用水供不上,只能到院子里提水,別提多麻煩了。如今,使用多年的抽水機光榮“退休”了,再也用不上了。
“公用部分的水管錢,政府都給我們包了。從主管接到家里支管的部分,我們自己出錢。這不,只花了一點錢,我們生活就方便了許多。”倪依伯高興地說。
改變不僅只有這一點。原有的西門水廠和奎嶺水廠,日供水能力為10萬立方米,很難滿足夏季用水高峰期的需求。為了更好地服務城市發展,滿足群眾用水需求,福清市加快城鄉供水工程建設,動建一期規模為15萬噸/日的觀音埔水廠工程,實施閩江調水峽南泵站等擴建工程,并分期分批實施城區市政供水管道改造工程,同時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問題。
今年,福清市共投入27億元興辦為民辦實事項目,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僅在加快城鄉路網建設上,就投入5.1億元,推進汽專線三期、東塘大道、清昌大道A段建設、瑞亭街(卓越觀天下至清昌大道段)建設,實施國道324線石竹、漁溪段路面白改黑工程,新建農村公路15公里等。
與此同時,公共交通服務、城鄉宜居環境建設、污水垃圾整治工程也齊頭并進。今年,福清市更新公交車30輛,新增公交線路2條,更新農村客車30輛,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同時,持續推進城鄉宜居環境建設,投入1.65億元建設龍塘村舊村改造安置區一期項目,投入6600萬元建設20個美麗鄉村。
民生成為發展的風向標。5年來,福清市在為民辦實事項目上約投入100億元。翻開一筆筆民生賬單,無不昭示著福清正在以最生動的實踐,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
辦實事,為幸福“加碼”
冬日的細雨蒙蒙中,已經合龍的瑞亭大橋將新舊城區連成一體。家住龍山街道的吳金龍打著傘來到橋邊,看著眼前這個即將完成施工的40米寬的大橋,老吳興奮不已。“這么好的大橋就從村里經過,以后出行更加方便了。”
作為東部新城開發建設的先行啟動項目--“一江、一館、一路、一橋”4個工程之一的瑞亭大橋,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如今已進入收尾階段。在老吳看來,瑞亭大橋不僅僅只是一座橋那么簡單,路通了,東部新城的輪廓將越發立體,日新月異的生活指日可待。“過去都講去西區、看西區、逛西區,以后,東區也會有不一樣的精彩。”這是讓老吳和東區人民最為期待的。
從群眾最關心的實事抓起,讓群眾切切實實體會到民生環境的顯著改善。可以說,5年來,福清市堅持民生優先的理念更加成熟,全力改善民生的措施更加有力,深入推進民生領域改革的決心更加堅定。
在2015年末端,還有一件大事值得一提。千面山片區改造安置區的7棟安置房年底可驗收交房。這意味著,為洪寬大道拓寬改造工程“讓路”的431戶征遷戶馬上就能實現就地安置。
兩年多的緊張建設,讓征遷戶們翹首以盼的安置房,終于從群眾心間穩穩落地,安居不再是夢想了。51歲的俞道興在洪寬大道生活了一輩子,他主動說服一家老小遷房“讓路”.“居住面貌改變了,配套功能也完善了,城市的品位進一步提升,最實惠的還是咱們老百姓。”俞道興相信,政府辦實事,為的都是老百姓,就是要為群眾的幸福生活“加碼”.
隨著一件件民生工程、為民辦實事項目的深入實施和扎實推進,廣大群眾欣喜地發現,“十二五”期間,民生如一根主線貫穿始終,民生福清也一定是未來福清的永續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