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地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里,福清市政府認真貫徹上級和福清市委決策部署,在福清市人大、福清市政協的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下,圓滿地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并緊密結合福清市實際,科學規劃了“十三五”時期福清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系統地提出了2016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這份《政府工作報告》給我們傳遞出哪些發展信號呢?
回顧過去--數字見證了城市奮進歷程
一串串亮眼的數字記錄了過去的五年里,福清全市始終保持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十二五”期間,福清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比“十一五”期末翻了一番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800多億元,增長2.12倍;三次產業結構比例從2010年的13.5:50.7:35.8調整為2015年的12:51.6:36.4.其中,2015年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1.1億元,比增9.2%;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81.26億元,比增10.2%;固定資產投資766.3億元,比增19.2%;實際利用外資3億美元,比增24.1%;出口總額53.8億美元,比增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60元,比增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0元,比增10%;福清全市425個“行動計劃”項目共完成投資608.68億元,137個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460.7億元,均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推動43個企業技改項目,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家、福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個、院士工作站2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福建省名牌產品、著名商標26個,福耀集團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有12家企業列入省級重點上市后備企業,2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新培育福州市級以上示范合作社2家、示范家庭農場7家、休閑農業示范點3個,新增6家企業入選省海洋產業龍頭企業,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2.5萬畝。
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鄉面貌大為改觀。市區建成區面積從35平方公里拓展到6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從41.2%提高到49%,交通體系更加健全,新建成2個碼頭泊位,環城路、濱海大通道等交通干道正在抓緊建設,城區“五橫十二縱”路網格局加快形成,港口運輸進入海鐵聯運時代,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3%,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率達85%,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7.5%,城市和鄉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分別為100%、98.3%,分別新增造林綠化、公園綠地面積8.7萬畝和2300畝,森林覆蓋率達41.45%.其中,2015年新、拓建城市道路25.2公里、農村道路31.5公里;完成涉及37個村4.34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新建、改造供水管網122.6公里、燃氣管道19.5公里、雨污管網16公里,新開通5條公交線路,新增63部純電動公交車,新增和更新40部農村客車,拆除畜禽養殖場521家共75.6萬平方米,整治中小河流河道5公里,淘汰黃標車685部,完成65家加油站尾氣治理和33臺燃煤鍋爐改造提升,實施重大節能項目20項、減排項目52項,55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實施宜居環境建設項目125個、新農村“幸福家園”工程項目52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60個,集中整改各類環境問題1578處,拆除“兩違”面積79.52萬平方米;新增建成區綠地140公頃、公園綠地20公頃。
改革開放持續深化、發展動力不斷增強。五年來共取消行政審批事項34項,運用PPP等模式引進社會資金75.3億元,有力支撐了福清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共簽訂201個總投資1466億元的“三維”項目,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0.7億美元。其中,2015年福清全市新增注冊登記私營企業2286家、個體工商戶5540家,分別增長30.18%和22.87%,首批57項福清市一級經濟管理和行政審批權限委托給工業園區實施。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生福祉不斷改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0.5%和12.5%,用于民生的支出達199.3億元,占福清全市公共財政總支出的74.5%,累計投入 13.96億元實施67.88萬平方米校安工程建設,新增2所省一級達標校,累計建成保障性住房22.8萬平方米。其中2015年積極推進12類60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新改擴建校舍15萬多平方米,新增學位2000個,北師大福清附屬學校、百合小學等15個項目投入使用,落實普通高中教育免學費政策,為年滿80周歲以上老人發放高齡補貼,新開工保障性住房882套,基本建成431套,新增城鎮就業人數27926人,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5813人。
展望未來--開好頭起好步 新機遇新作為
《報告》第二部分對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主要任務等進行了闡述。其中,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1200億元;城鄉居民收入目標,提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創新驅動發展,產業結構實現新提升,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8:50:42,發展壯大電子信息、化工新材料2個千億產業集群和塑膠、食品、玻璃、能源、紡織、機械等6個百億產業集群,力爭到2020年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元企業1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0%以上;統籌協調發展,力爭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0%,中心城區社區化率達到50%以上。《報告》也對生態保護與環境建設、城市綠色發展、民生事業發展等提出任務要求。
而2016作為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的,《報告》提出了今年的主要發展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農業總產值增長4.2%;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1.5%;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和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103%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確保完成省、福州市下達的年度節能減排任務。
《報告》也明確了今年市政府將著力抓好這六個方面工作:強化新區引領,加快推進福清海港新城建設;堅持供需兩側同時發力,促進經濟發展穩中有進。今年計劃安排“行動計劃”項目370項,總投資3096.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48.9億元;重點項目104項,總投資2750.2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78.66億元;注重統籌協調,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持續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著力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今年計劃投入2.4億元,推進26項總建筑面積10.56萬平方米的校安工程建設,新建、改擴建公辦中小學20所、幼兒園6所,新增學位2600個,確保現口徑下1115名貧困人員于今年底前全部脫貧并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健全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繼續推動12項總投資63億元的安置區和保障房建設,力爭新增就業崗位3.8萬個,城鎮新增就業3萬人,“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就業6500人;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建設服務型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