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過年的年俗多樣 與中原許多地方相似
www.bjjht.com 2016-01-27 08:57:41?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每年農歷十二月是民間最為熱鬧的時節。從十六日“做尾牙”,接著“筅堂”、“祭灶”、“貼春聯”,就到年暝兜了。福清年俗大體上和中原許多地方相似,因為福清民眾先祖大多從中原遷來,自然也把年俗帶來并一代代繼承下來。 先講“送年”習俗。福清人講女婿是半爿仔,女婿年年到年暝兜都要給“丈人丈奶”送年。送年,其實是送年貨。新婚頭一年送年最講究,一般要送豬腳一對,大魚一尾,線面五斤,外加五葷五素十色年禮。第二年后就不再這么講究,多是有什么送什么,魚呀,肉呀,都可以,件數也不拘。現時,各地都保留這一古俗,但多數人嫌送禮物太麻煩,又不適用,就改給紅包,讓老人自已愛買什么就買什么。 再講“分年”習俗。古時分年,先把厝底打掃干凈,再把水果、肉類、糖果等分送給鄰里友好。這習俗在許多地方依然存在。但更通行的是,除此以外,還要祭天祭地祭祖宗,祈求庇佑合家平安,來年更如意。因祭祀日子是年末,故以又叫“本年”.分年祭品有講究,祭天地要八果八牲共十六色,祭祖宗則要五葷五素共十色,外加自家釀制的番薯酒。還要點香、燒金銀箔,燃放百子炮。 卅暝晡還要“煨火姆”、“供歲飯”。歲飯就是干飯,裝在特制的紅漆木斗中,在斗沿插上一圈紅漆筷,再插兩枝榕樹枝和兩束花,中間放上大紅桔和紅棗等水果,斗外貼上一張寫著大福字的紅斗方。將歲飯置于祖宗牌位前供桌上,到新年初三開假后食用,寓意“年年有飯吃” “年年食有余”.煨火姆,古人取火不易,用火后留下火姆作火種。后來,取火容易了,不用留火種,但卅暝晡還要象征性地留下火姆,寓意薪火不斷,還保留古俗:煮年夜飯時特意往灶膛里放大樹根,燒著了,再把它埋在草灰中使它慢慢燃燒到第二年正月初一。 這些儀式做完后,就是吃年夜飯,福清人稱為“卅暝晡瞑” ,也叫團圓暝。這桌酒萊一般說來應是一年中最豐盛的,生活過得去的人家,都要有魚有肉有雞有鴨。吃暝時,阿公阿媽坐大位,接下來是爸奶,叔伯,再以后才是小輩們。長輩先動筷以后小輩才能下筷,夾菜時要夾面前的萊,不要站起來夾對面的菜。暝快吃好時,大人還要交待從現在起到正月初三開假小孩一定要忌口,不能講不吉利、不文明的話。末了還鄭重地用草紙給小孩擦嘴,其意思是小孩的嘴和股腔差不多,若是禁不住講了不該講的話也不算話。飯后,大們要給全家尚未成年的晚輩分發“壓歲錢”,祝孩子們健康成長。家庭主婦除了收拾飯桌外,還要挑滿一缸水,切好開假前要煮的青菜等食材。小孩們則三五成群去新婚夫婦家“添丁”,祝賀新婚夫妻早生貴子。 卅暝晡最后的年俗是“守歲”。這一晡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 ,是特殊的暝晡。大人小孩做完自己的事情后都圍在燈火下聽老人講家族歷史、鄉村典故,而作為家庭主婦的則還要邊聽邊忙著給子女們趕制初一早穿的新衣服。就這樣一直到天亮,邁入新的一年。現時,守歲已經讓位給看春晚了。這一晡,千家萬戶都守在電視機前一邊守歲,一邊欣賞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會節目,其樂融融,其喜洋洋。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6-01-27 ] 福清過年的年俗多樣 與中原許多地方相似
- [ 2016-01-27 ] 福清過年的年俗多樣 與中原許多地方相似
- [ 2016-01-27 ] 福清過年的年俗多樣 與中原許多地方相似
- [ 2016-01-27 ] 福清過年的年俗多樣 與中原許多地方相似
- [ 2016-01-27 ] 福清過年的年俗多樣 與中原許多地方相似
- [ 2016-01-27 ] 福清過年的年俗多樣 與中原許多地方相似
- [ 2016-01-27 ] 福清過年的年俗多樣 與中原許多地方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