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少青:只身闖天下 難舍桑梓情
www.bjjht.com 2016-02-02 10:38:14?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 扎根在非洲黑土地上的福清哥姚少青 引言:姚少青出生于1968年8月,是福清江陰鎮渚頭村人。兒時因家庭貧窮,他總是有一頓沒一頓地餓著肚子,貧窮帶給他的記憶是“每天都在拼命找食物吃”。 1989年,從福清市衛生職業中專學校畢業后,他到江陰鎮衛生院當起了一名“赤腳醫生”,勉強養活自己。之后他只身闖蕩日本6年,1995年回國后,他踏上了艱辛的創業路,從事鰻魚養殖和開辦編織袋廠,“整天忙得團團轉卻收益甚微”。2000年,他再度出國淘金,在俄羅斯莫斯科做了3年的服裝批發生意后轉道非洲發展。 在2003年至2010年的7年時間里,姚少青先后在非洲喀麥隆、坦桑尼亞成立了多家進出口貿易公司、鞋業有限公司、投資有限公司,生產經營EVA和PVC各種中高檔鞋。2012年以來,他在坦桑尼亞成立超越投資公司工業園區,建設10000多平方米廠房,并開始涉足生產生活用紙(衛生紙)及文華用紙行業。 由于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俗的業績,2013年至今他被推選為坦桑尼亞福建同鄉會常務副會長。 一 提起自己的出國史,姚少青對所走過的艱辛路程依然記憶猶新。 姚少青說,當年第一次出國到日本,猶如“劉姥姥逛大觀園”,在感受西方現代化氣息的同時,自己卻過著“貧民窟”的生活。由于語言不通,他每天既要上課學語言,又得打工養活自己,非常辛苦。 那時,在語言學校的通學率必須得達到96%以上才能獲得簽證,為此,他每天必須上學讀書4個小時,打工10個小時。為了節省血汗錢,他與3個同鄉蝸居在只有7平方米的“阿壩多”里。白天,大家都卷起鋪蓋,晚上則放下床鋪睡覺,那種擁擠場面只有從農村貧困家庭出來的人才能承受。“我是窮怕了的!出國的錢都是借的,除了還債,還要養家糊口,不省吃儉用,在那么發達的國家里是不會剩錢的!” 姚少青說,沒想到自己的一生都在學語言,在日本學日語,到俄羅斯學俄語,到喀麥隆學法語,到坦桑尼亞又得學斯瓦西里語和英語。有一次,他在巴黎機場轉機時,遇到了一位武漢人,當他聽說姚少青不懂法語卻闖蕩喀麥隆時,驚訝地連聲說:“你這是‘盲人闖天下’啊!”經過多年的歷練,現在的他已略為知曉多種語言。 剛到喀麥隆時,由于語言不通,他吃盡了苦頭。那時,他總是隨身攜帶著一本《中喀會話小詞書》。要去銀行開戶,他便拿出《中喀會話小詞書》背上幾句后問路,到了銀行門口,又翻開書對號入座“臨時抱佛角”背上幾句,再進去辦事。最難的是去飯店吃飯,由于《詞書》里并沒有“現成”的菜譜出處,他只能靠手來比劃,點可以看得見的其他餐桌上別人吃的菜。 “在喀麥隆,沒有人能幫你,沒有人會向你提供信息,一切都靠自己‘盲打盲拼’。”姚少青說,記得剛到喀麥隆的第一年,他經營的貿易生意虧損了上百萬元人民幣,虧得他瞠目結舌。別人會賺錢,為什么自己卻虧本呢?痛定思痛之下,他開始沉下心來仔細觀察,原來喀麥隆的關稅是按箱計算的,一個集裝箱不論貨物多少,關稅都是30萬元。因沒有人告訴他這個道理,他走了許多彎路。繳了許多昂貴的學費后,姚少青終于摸索出一條經驗教訓:有時閱歷與觀察本身比知識更重要。這為他日后“只身闖天下”積攢了極其豐富的經驗。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6-01-15 ]福清沙埔鎮困難母親癌癥復發 期盼獲得社會救助
- [ 2015-11-30 ]福清朝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奮進
- [ 2015-09-22 ]舊社會大戶人家所擁有的煙槍在福清重現
- [ 2015-09-17 ]福清市老齡委舉辦社會志愿者服務活動
- [ 2015-09-16 ]福清荒地上農民出資建起植物園 免費對社會開放
- [ 2015-09-16 ]福清荒地上農民出資建起植物園 免費對社會開放
- [ 2015-09-16 ]福清荒地上農民出資建起植物園 免費對社會開放
- [ 2015-09-16 ]福清荒地上農民出資建起植物園 免費對社會開放
- [ 2015-09-07 ]福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前7月實現178.2億元
- [ 2015-07-29 ]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在福清市文化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