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81年我在福清師專福清分班學習,有幸接觸到福清老一輩名師,他們的傳道授業(yè)、言行身教對我近30年的教學實踐均產生過重大影響,甚而不同程度影響到全體大專班同學的為人處世和工作態(tài)度。
林學杜老師,他教我們現代漢語,他備課認真細致,寫在教案上的文字端端正正,工整得像排了印的鉛字,字里行間凝聚著這位老教師辛勤勞動的汗水和心血。幾十年如一日的教學生涯,養(yǎng)成了他一絲不茍的習慣。但他還是謙稱:“在教學上還有許多不放心的地方。”
林老師尊敬前輩老師,記得當年中文班全體學生集中梯層教室聽陳云官老前輩文學講座,林老師也跟學生一起坐在教室里安靜聽講,黑板前陳云官老師板書已滿,無處可寫,正要拿黑板擦去擦時,林學杜老師從座位上起立,走到講臺前,拿起粉筆擦,幫陳老師擦掉不用的板書,讓陳云官老師能更為從容地一邊精心講解,一邊板書。林老師尊重老師的行動讓在座聽講的學生深為感動,他的謙謙有禮,為我們學生豎起一面師德旗幟。
還記得一次福清文代會,入場時邂逅林學杜老師,見面時他對我出書一事贊不絕口。我從他的表情和言語中讀出他對知識的尊重和對出書的渴望。林老師是福清融光詩社會員,寫了不少古詩,且精通書法,他的詩文墨寶一直未結集出版,他雖高壽,只惜詩集在他逝世幾天后才印出,林老師無緣目睹正式出版的詩集,固然是件遺憾之事,但詩集卻成了林老師人生的絕唱和一筆不菲的精神財富。留予我們精心研讀,讓我們得以從中探尋他的不平凡的人生軌跡和無比豐富的情感世界。
施修藩老師教我們古典文學,備課時句句咀嚼,字字推敲。他同我說過,當年他在福清師專教《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課時,為解釋“涵虛”二字,翻閱參考了不少資料,甚至為了這個詞語的更為穩(wěn)妥精確的解釋,還特地暫延這一課的教學,直至徹底弄清“涵虛”含義后才教這一課。其認真程度不言而喻。
施老師對學生極其愛護,我經常拿著古文里難以理解的詞句去請教他,他總是認真作答,記得我曾就“流蘇”一詞提出不同見解,他很樂意回答。他對我也有過很多鼓勵,在大考中我的《古典文學》成績多為滿分,他不像有的文科老師對待學生高分總要扣去一兩分,因為文科評分比起理科更富彈性。但施老師對該給的分數照樣給,又體現出為師者對學生作答的認同感。
我出版第一本散文集,送書給施老師,2009年6月11日年已 91歲高齡的施修藩老師給我打來電話,他在電話中說:“你給我的《山花笑影》這本書已經收到。我已看過書中”自序“及幾篇文章,寫得很有內容,進步很大。你給我的印象是肯讀書、肯看書、肯寫作,既勤奮又認真。能著書不是件容易事。記得在大專時我還教你們古典文學這一科,你考試常常得滿分,我給學生打滿分是極少極少的。至今我還記得你,也謝謝你還記著我、關心我。”聽著聽著,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油然而生,愈發(fā)催生我不斷進步的信心和力量。
董觀潮老師教我們寫作課程,他修改學生作文堪稱有“妙手回春”之功,只因功夫到位,經他修改過的文章樸實自然、文理暢通,讀來朗朗上口。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嚴師。記得有一次,我在作文中寫了當下百姓過著安居樂業(yè)生活的一大段溢美之辭,他在這段文字下冷冷旁批三個字:“不見得!”顯然他對我夸大其詞的描寫并不認同。他的實事求是的精神讓我銘記在心。他對我的每篇作文評語都很中肯,我入學的第一篇作文《我最熟悉的一個人》得了80分,總評8個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講評作文,更是透徹深入,讓人茅塞頓開。老師的認真教學,敦促我嚴謹治學,讓我學有所得,我的寫作也在不斷進步中。畢業(yè)后,我多次發(fā)表文章,出了書,多想送書給董老師,只惜董老師已駕鶴先去,我再也不能當面聆聽他的指導。但老師生前的教導,總讓我牢記在心并付諸寫作實踐。
方家章老師,時任教中文2班寫作課程。1981年的春天,因各校師資緊缺,福清大專班在學學生提前分配到各校邊實習邊教學,我被分配在福清僑中實習,語文組方家章組長是我的實習指導老師,他對我精心調教。他認真批閱我的實習教案,他多次隨堂聽我講課,我總是用心聆聽他的有關教學高見,學習他的寶貴的教學經驗,讓我教學進步較快。
實習結束,我留在僑中工作,又仰賴方老師多方指教,我常常去聽方家章組長妙語連珠的講課,學習他從容不迫的極具親和力的教態(tài),學習他有條不紊的教學步驟,學習他精煉簡明快速別致如行云流水般的板書,學習他“緊緊抓住學生心思不放松”的生動形象的教學,學習他豐富多彩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手法,學習他馳騁教壇游刃有余的教學才華,學習他忠心耿耿誨人不倦的教書育人的理念。
方家章老師的特點是多才多藝,他始終樂而不疲地從事著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校門口的校刊是他宣傳文學知識的窗口,曾吸引過無數學生、校友、家長駐足觀看。他的博學他的熱情一直感召引領我努力教學,他經常安排我去開觀摩課,給我提供更多鍛煉機會。
退休后,我依然把發(fā)表在報刊雜志上的習作送給方老師審閱,請他提意見,借助師長慧眼博識,提高自我寫作水準。
當我們歷數著一位位為培養(yǎng)學生而嘔心瀝血的師長時,無不為他們崇高的敬業(yè)奉獻精神心存感佩之情。他們言傳身教給我留下的許許多多美好而溫馨的回憶,他們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和認真工作的精神對我們這一代乃至我們的后代也將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