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由省教育廳編制完成并由省政府印發的《福建省“十三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簡稱《規劃》)近日公布,廣大學生須密切關注其中一些新變化。
明年起全省統一組織實施語數英等科目中考
改革完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辦法。從2017年起,全省統一組織實施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中考。2020年全面實行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中考中招制度,省一級達標高中(含縣一中)招生名額分配到初中學校的比例不低于50%。
義務教育最為引人關注的“多校劃片”也寫入《規劃》中,就近入學的政策不會變。“十三五”期間,依法實施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按常住人口合理確定小學服務范圍,初中學校通過單校劃片對口直升或多校劃片隨機派位等組織入學。
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制度將是我省“十三五”期間的工作重點之一。從2017年秋季開始,新入學的初中新生將開始實行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屆時,教育部門將會更加支持學校開展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創新,并注重學校特色的發展。
2018年高考取消所有地方性加分項目
改革完善人才選拔機制。2018年,我省將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計入高考總成績的3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自主選擇。高校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研究提出對考生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報考要求和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探索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改革高招錄取模式。我省還將逐步推行按專業“一檔多投”錄取模式改革,增加學生和高校雙向選擇權;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從2018年起,取消我省所有地方性加分項目;進一步規范高校各種特殊類型招生。待條件成熟時,還將減少本科院校招生的錄取批次。
到2021年,我省將全面建立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科學選拔各類人才和維護社會公平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制度。
將實行普通高中免費教育
“十三五”期間,高中階段改革涉及到課程改革、學生素質評價改革、高中免費教育等。
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省省一級達標高中比例達30%左右,其中省級示范性高中達35所左右、若干所高中進入全國一流行列,省一級達標高中和示范性高中在校生比例達45%左右。
教學方面,學校的課程設置將更加靈活,鼓勵學校發展特色課程;高中的教學組織方式也將全面改革,未來高中生將實現選課走班制、學分制和導師制,這就意味著高中生可能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和座位,評價學生的將是其修滿的學分和綜合素質。
此外,我省還將實行普通高中免費教育,即實現12年免費教育。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實施學前教育免除保教費,近期將率先對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的高中階段學生實施免除學雜費。推動特殊教育向學前和高中階段“兩頭延伸”,實施殘疾兒童少年15年免費教育。
政府擬向民辦幼兒園購買服務
如何解決公立幼兒園學位不足的問題?“十三五”時期,我省將探索建立公辦幼兒園招生新機制。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全省各地將探索建立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育服務機制,構建以公辦性質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這就意味著,未來孩子即便上不了公立幼兒園,也能以較低的學費到私立幼兒園就讀。
按照計劃,到2017年,在普惠性幼兒園就讀的適齡幼兒將達75%;到2020年,在普惠性幼兒園就讀的適齡幼兒達85%,其中在公辦性質幼兒園就讀的達50%以上。“十三五”期間,幼兒園孩子的課程和行為也將得到嚴格規范,幼兒教育將避免“小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