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平臺走出校園 機構爭搶場景融資
www.bjjht.com 2016-05-31 15:45:21? ?來源:金融界網站 我來說兩句
校園貸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10年前,銀行進軍校園市場,向大學生發放信用卡,最終因不良貸款率高、監管層叫停而收場。 當下,互聯網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甚至有上市公司也瞄向校園信貸市場,銀行也從未遠離這一潛在“準白領”群體。 一些校園貸平臺的數據,似乎也暗示其通過校園代理、“大數據”等商業模式解決了不良率較高等問題。同時在銀行從對公業務向零售業務轉型的當下,校園市場也成了一項不錯的選擇。 早期完成布局的校園貸平臺,也已開始對接金融市場,并將業務向學生群體之外的白領等拓展。 解析校園信用聯盟 由于發生過度透支、借款人自殺等事件,校園貸平臺一度備受爭議。近日,包括分期樂、愛學貸、優分期等在內的校園貸平臺宣布發起成立校園信用聯盟。 其中,對于多平臺借貸、過度透支等問題,校園信用聯盟自律公約寫到:參與校園信用聯盟的企業之間加強信息共享,聯手反擊有組織欺詐行為,對惡意套現行為建立黑名單制度;共享部分用戶數據,不鼓勵單一用戶在不同平臺上的多頭借貸行為。 分期樂、京東白條等一些從事分期購物的公司采用賒銷模式,以“服務費”等名義取代利息,從事校園貸業務,本質上都是消費金融。鑒于消費金融有著較強的外部性,各國政府通常都會對這一領域實施嚴格的監管,目的在于防范機會主義行為導致的金融秩序的混亂。 但據了解,事實上提供消費金融服務的數百家企業中,商業銀行及十余家消費金融公司由銀監會監管,小貸公司由各地金融辦監管,而對于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及一些提供消費金融中介公司,目前暫時沒有對應的監管機構,也尚未接入央行征信系統,各家機構的用戶信息彼此孤立。 除了信息孤立外,行業在缺乏監管的野蠻生長階段也存在部分平臺費率不透明,授信額度過高、風控松懈但催收嚴酷等信貸行為。 對于校園信用聯盟,分期樂集團總裁吳毅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校園信用聯盟之間共享信息,包括黑名單、用戶借款情況等。我們用技術手段實現用戶借貸信息的共享。例如不同校園貸公司之間通過密鑰加密后的信息實現共享。” “作為學生,有父母為其做背書,因此學生貸款的壞賬率很低。另一方面,大學生畢業后也會進入一些相對較好的工作單位,這部分人群是金融機構眼中的優質資產。”消費金融資深從業人員孫梟雄表示。 他認為,學生到社會上之后,正好也需要消費金融,學生之前在學校的消費正好也給本人建立了信用檔案。 從校園分期市場起家的分期樂,也已將業務拓展至藍領線、白領線。 ?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6-05-31 ]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不超12% 退休可全部提取
- [ 2016-05-27 ]蘋果Apple Pay遭遇挑戰 被指“好看不好吃”
- [ 2016-05-27 ]第二批猴年紀念幣來襲 上次錯過的你準備好了么?
- [ 2016-05-27 ]如何正確使用信用卡 避免個人征信記錄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