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慶:把每一位鄉親的安危放心上
www.bjjht.com 2016-08-04 08:26:48?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在南非30多萬名華人華僑中,提起福清哥蔡慶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6月8日,南非約翰內斯堡唐人街管委會舉行換屆選舉,他再次以高票連任管委會主席。“在新一屆兩年任期內,我一定竭盡所能,全力以赴地為唐人街繁榮興旺盡自己微薄之力。”這是他的就職演說(如圖),十多年來他一直這樣努力著,把維護海外華人的安危當作自身責任,在南非華人華僑中享有盛譽。 為老鄉撐起保護傘 今年48歲的蔡慶出生于福清市石竹街道前亭村一個軍人家庭。他自幼聰明好學,但因一家老小僅靠父親在部隊的微薄工資難以維持生計,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他只好放下課本走出校門。1995年,27歲的他隨著出國浪潮來到南非。 在一個完全陌生且語言文化差異極大的國家,初來乍到的蔡慶自然而然地產生“距離感”。但是不久,他就開始參加社團工作,漸漸讓自己融入當地社會,與周邊居民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1997年,他進入南非僑界。2003年,在他的提議下,約翰內斯堡市成立了“老鄉服務中心”,專為國內去南非的老鄉提供各種便利。“我自己剛來的時候,也非常渴望有人能幫一把。成立‘老鄉服務中心’就是為了給后來者提供關心和幫助,讓他們不再迷惘,盡快融入當地生活。”蔡慶說。 約翰內斯堡市素來是南非最危險的城市。“在這里,白人家庭的圍墻都安裝了電網防盜,圍墻有兩米高,而華人住房的圍墻則有3米多高,因為我們更缺乏安全感。華人還經常遭遇搶劫、砸店、燒車,不但生意做不了,有時連生命都會有危險。華人華僑已經不愿在晚上前往約翰內斯堡市區就餐聚會。”蔡慶說,但凡在南非開店經營3年以上的華商大都遭遇過搶劫,這對該地區商戶和住戶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 但現在的唐人街, 卻是整個約翰內斯堡市最安全的地帶。這里對于旅居南非的華僑華人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是很多華人來到南非的第一站,也是很多華僑華人起步賺第一桶金的地方。唐人街籌建之初,大家還是各顧各的。2003年發生的兩起命案,讓人們幡然醒悟。2004年,蔡慶和其他華人鄉親正式注冊了唐人街,成立了唐人街管委會,蔡慶出任管委會主席。唐人街管委會雇傭了15名持槍保安維護治安,白天執勤者9人,夜間執勤者6人,并在街道的兩頭和中間位置各設立了一個執勤崗樓,讓保安可以登高望遠,多輛保安車更是24小時巡邏維護治安。良好的保安措施讓商家和消費者感到了放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融籍企業家告訴記者,在南非,敢敞開大門做生意的華人店家不多,敢在露天就餐的華人顧客更是鳳毛麟角,但在唐人街,每一家都可以做到。這里的商戶從成立初的30多家已經發展到160多家。 唐人街管委會主席是個費錢又費時間的職務。自從當上了這個不領工資的主席后,對于家里的酒店、工廠等生意,蔡慶成了甩手掌柜,整天忙于與當地官方協調、溝通,幫忙解決華人鄉親生活生意中遇到的困難。在整治的過程中,遭遇了許多困難,甚至要面對一些不法者的威脅,但他從沒退縮過。他說:“我就是個普通的人,在其位謀其政,我就想為華人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我知道這樣也許吃力不討好,但我蔡慶甘愿做這樣一個人,一個能讓唐人街變得更好的中國人,無怨無悔!” 遇到管委會華人鄉親過世安葬或生病,或是回國公干等費用,蔡慶總是自己掏錢,不向管委會財務報銷墊付。管委會一個月只有8萬蘭特的收入卻有11萬蘭特費用支出,不足的部分就由他墊付,六屆以來,管委會累積欠他50萬蘭特。在此次選舉大會,蔡慶決定將這筆欠款捐給管委會,賬目清零。聽聞此事,中國駐約堡總領館副總領事楊培棟動情地說:“沒有蔡慶,就沒有唐人街管委會,就沒有唐人街的發展壯大。” 慷慨解囊幫困助學 “大學期間多次獲得蔡慶伯伯的幫助,緩解了我經濟上的壓力,讓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使我現在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和家庭的現狀。”提起蔡慶,受捐大學生林理明充滿了感激之情。 多年來,蔡慶一直熱心于捐資助學。通過福建省僑聯、福州市僑聯以及宏路僑聯分會等僑聯系統,他先后資助近百名貧困生圓了上學夢。2007年,中國僑聯在網上發起“僑心工程”,幫助貧困地區農村建造希望小學,蔡慶慷慨解囊20萬元,捐建南平市延平區西芹小學,隨后,他又繼續捐贈6萬元,作為該校添置電腦和設置獎學金之用。2009年“六一”前夕,他拿出2萬元,給西芹小學作為“六一”活動經費。2012年4月27日,他又帶著那份沉甸甸的愛,捐資2萬元給該校,用于購買節日禮物分發給小朋友。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蔡慶為災區寄去18萬元善款。2009年,蔡慶從中國駐南非總領事館得知國內在發動為云南省偏遠山區捐資興教,他當即通過外交部扶貧辦向云南省麻樹坡縣捐獻助學款4萬元。2012年5月,蔡慶從福州僑聯得悉福州斗南小學的農民工學校缺少教學器材,他又拿出1.2萬元人民幣,為該校添置教學器材。 “知識改變命運。特困生唯有通過讀書發憤圖強才能徹底改變家庭的困境。”這是蔡慶長期堅持捐資助學的信念。此外,他也很關注幫助貧困家庭改善生活。 龍江街道的特困生洪莉(化名)告訴記者,她父親自幼殘疾,她與弟弟都在求學,祖母年邁多病,一家5口僅靠洪莉母親一人種點薄田維持生計,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她們姐弟倆面臨隨時輟學的可能。蔡慶從宏路僑聯分會得知她家的窘境后,當即通過宏路僑聯分會聯系到她,每年捐助2000元給她作為就讀期間的生活費用,助她解決了經濟壓力,讓她順利完成學業。洪莉心存感激地說:“沒有蔡慶伯伯,也就沒有我今天這份幸福生活。” 宏路僑聯分會主席陳行貴告訴記者,蔡慶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2006年4月,他回鄉期間聽說,宏路村特困生唐梅香與年邁的母親相依為命,家庭無經濟來源,他立即與當地僑聯取得聯系,以助學的方式,每月向唐梅香捐助200元生活費,至今不曾間斷。2011年7月,他又繼續對唐梅香90歲的母親實施生活補助,每月捐助200元。2011年春節前夕,蔡慶發給家鄉前亭村的部分60歲以上老人每人300元、70歲以上老人600元、80歲以上老人每人1000元的慰問金。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6-07-18 ]毛新華完成“紀念長征”微雕作品
- [ 2016-07-20 ]民間能人何坤安:修復明清破舊家具美如初
- [ 2016-07-13 ]陳維娜:歷經浦江風雨不改忠誠之志
- [ 2016-07-15 ]林泰:堅守傳統 裝裱人生
- [ 2016-07-04 ]林玉聰:我最喜愛讀魯迅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