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華僑的根與魂
www.bjjht.com 2016-08-08 08:32:34?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新厝鎮江兜村是我省有名的僑村,現有人口2600人,卻有14350多位海外鄉親,分布在世界20多個國家與地區。 過去,為了生存,江兜人很早就下南洋謀生,開始了艱苦的原始積累。如今,他們的事業廣布工、商、金融各界,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富裕起來的海外鄉親為家鄉建設出錢出力,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贊歌,涌現出諸如王福順、王進隆、王萬源父子、王振敬、黃俊發、王榮鑾、王祖德等多名僑賢。 1957年,華僑王聲強發動海外鄉親捐建40萬立方米的后坑底水庫,對發展江兜農田水利起到了旱澇保收的作用;1971年,以黃俊發為首的華僑投資圍海造田,讓江兜村人告別了吃番薯干的日子;1977年,華僑王光順、劉東樓捐建東樓順敬影劇院,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1981年,王萬源、王振實等發動華僑捐建華僑大廈,解決了華僑回鄉居住難的問題…… 近年來,華僑情系江兜村發展的故事仍在繼續。江兜村將華僑慷慨解囊的1000多萬元僑資投入到教育、文化、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等群眾關心的領域,相繼建成江兜華僑小學教學樓、江兜華僑中學教學樓、科學樓,逐步完善村文化綜合大樓,籃球場和5個農家公園,同時不斷推動村道拓寬、自來水安裝和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進一步提升宜居環境水平。 如今,走進江兜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嶄新的塑膠籃球場,沿著村路,一路綠樹、一路花香。海外鄉親還捐贈200多萬元,幫助興建公園,配套了座椅、長廊、圓燈、涼亭等設施,在所有村路主干道安裝路燈,并在進入本村主要路口和村主干道安裝32個全球眼監控,還在324國道江兜路段兩旁安裝太陽能LED路燈。不到一年時間,江兜村就形成了“一村七公園”的勝景。2015年福建21個“最美休閑鄉村”評出,江兜村榜上有名。 自從今年江兜村在海外華人和本村村民中建立起“我是江兜人”微信群后,在網絡微信上“顯擺”自己家鄉,就成了眾多江兜在外鄉親最喜歡做的事。每當村干部把村里的各種信息和家鄉的美照公布給海外鄉親時,他們便忍不住在微信群里感慨、轉發。在外打拼,家鄉一直是他們最大的牽掛,無論身在何處,他們永遠與家鄉心連心,正如無償讓出自家1000平方米土地支持村里建公園、捐贈60萬元用于水質改善工程的匈牙利僑胞王林榮所說:家鄉是水,華僑是船,水漲船高! 前幾年,村里沒有像樣的跨河橋,村民出行只能踩著凹凸不平的石板橋。老黨員王先雕自愿將子女為他賀壽的1.3萬元捐給村里,修建了第一座跨河橋——“雙壽橋”。此后,他又動員3位在新加坡的兄弟,捐款3萬元,用于村道建設。在王先雕的帶動下,多位村民先后效仿,捐建了4座橋梁和1個村級公園。 黨員真心實意為村民辦事的舉動感動了海外鄉親,不少華僑主動與村里的黨總支取得聯系,表達了參與建設家鄉的愿望。僅近幾年,村里就得到海外鄉親捐獻的1000多萬元僑資,用于學校以及村內改路、改水等一系列工程建設。目前,全村10條主干道硬化率達100%,自來水主管道通到各家各戶,村民飲水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美麗鄉村建起來了,村兩委又把目光投向和諧家園建設。村黨總支挑選了10名德高望重、文化水平較高、組織協調能力較強的黨員,擔任村里9個主要民間文化活動場所的管理員,形成黨員與群眾直接溝通的新平臺,并通過這一新平臺宣傳黨對農村工作的新政。目前,村里成立了伡鼓隊、腰鼓隊、農村文藝宣傳隊、木偶戲劇團、十音八樂隊。這些文藝隊伍在節假日為村民們表演精彩的節目,大大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為鄉風文明、社會和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富裕起來的村民,平時逛逛公園、唱唱小曲、串串門,鄰里關系和睦多了。“和諧家園,民俗鄉音,才是最貼近我們這些海外游子的心,才能真正留住華僑的根與魂。”老華僑們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6-08-05 ]僑鄉少兒合唱團:做一只用心歌唱的“領頭雁”
- [ 2016-08-02 ]福清市僑鄉少兒合唱團榮獲中國國際合唱節金獎
- [ 2016-07-28 ]凝聚僑力深入災區送溫暖
- [ 2016-07-25 ]讓后人銘記華僑的善舉
- [ 2016-07-25 ]福清萌娃亮相國家級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