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桂淦夫婦:扎根山區40年托起千名留守兒童的明天
www.bjjht.com 2016-10-25 08:49:49?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40載無怨無悔 莊桂淦今年59歲。1974年7月,他只身來到政和縣石屯公社石門大隊插隊勞動,半年后在該村小學代課,后來擔任民辦教師又轉為公辦教師,1982年起,擔任小學校長至今。 在那個年代,莊桂淦少年生活著的福清市,已經窮得叮當響了。可從沿海到政和,山區生活所見所聞,莊桂淦簡直不敢相信,山區居然比福清市更窮…… 1982年,莊桂淦突然接到父母從印尼寄來的信,隨信附上出國定居的手續,告知他:子承父業,立即出國!接到父母的來信,莊桂淦心潮澎湃,出國,曾經是他少兒時代多年的夢想,但在那個年代,能出國者即便在僑鄉福清,也只是寥若晨星。面對著即將實現自己夢想的通知書,那個白天,莊桂淦高興了好一陣子。 晚上,靜下心來,莊桂淦卻怎么也睡不著,他想了很多很多。現在將要離開山區, 可8年的山區生活,卻培養了他與當地人民的深厚感情。山區雖然貧窮,但山區人民卻有著中國傳統農民憨厚老實、安分守己的本色,當年自己在插隊勞動期間,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不僅學到了親耕田畝的勞動本領,而且還學到了熱愛勞動的好傳統、好作風。稼穡雖然辛苦,但艱苦的環境中,本就貧窮的村民卻頻頻為他噓寒問暖,送來蔬菜野果,他已與農民結下了深情厚誼啊! 他回想起了自己執教多年的一幕幕,是山區的孩子陪伴著自己度過了美好的青春,也給自己帶來歡樂!他的眼前又浮現起當自己第一次走進課堂,面對著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光,他曾許下的“不離不棄”諾言。 他想到了自己是在黨和人民的培養下,從一個普通的知青成長為人民教師,成為一名校長,其間,不知凝聚著領導與同事的多少心血! 他望了望身邊熟睡的愛人,這個從福州來山區插隊的知青,這么多年來在山區也吃了許多的苦,如果自己能出國,隨后她同樣可以走出國門,在國外,父親的家業那么殷實,那也意味著從今往后,他將會帶給愛人富足美好的生活。 但是,莊桂淦想,如果自己選擇出國,那就意味著將終身告別課堂,棄教從商,可教師卻是自己一生的摯愛,自己是無論如何也割舍不掉校園情、師生誼的! 留,還是走!莊桂淦陷入了重重的矛盾之中。于是他悄悄起來,在朦朧的夜色中,他懷著依依不舍之情走進破舊的教室,走到教案成推的辦公桌前,在校園里徘徊了許久許久。此時,東方業已發白,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莊桂淦終于作出了一個令他的父母大跌眼鏡的“扎根山區,永不言棄”的決定。 他留了下來,令許多親友為之惋惜!但莊桂淦說,他的選擇終身無悔! 1989年9月,莊桂淦調任政和縣石屯鎮西津畬族村小學校長,令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后來的命運居然跟這所小學聯系在一起,并對他產生重大影響。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