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創建文明城市之文明篇
www.bjjht.com 2016-12-05 08:36:22?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非遺”是福清的“市粹”。在福清市,“非遺”的保護和傳承風生水起、后繼有人。上月,福清“非遺”項目——微雕再獲佳績。福清市沙浦鎮坑北村人、微雕大師毛新華、毛祚勝父子分別榮獲第四屆“中華工藝精品獎”金、銀獎。11月16日,福清市立達孔學會借助龍華職專校運會契機,舉行盛大的佾舞進校園展演,將這項歷史悠久的“非遺”項目加以弘揚。 “非遺”是一個地方傳統文化和歷史變遷的“活化石”。福清“非遺”是玉融兒女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寶貴資源,體現了福清人民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藝術想象和文化意識。福清市的“非遺”,涵蓋了民族語言、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雜技與競技、傳統手工技藝、人生禮俗、民間信仰、歲時節令、曲藝等項目,蘊含十分豐富的人文內涵,體現在群眾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 傳承和保護“非遺,是弘揚福清優秀傳統文化責無旁貸的義務。近幾年,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福清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對“非遺”進行搶救、挖掘,取得豐碩成果。石竹山夢文化、宗鶴拳、新厝伡鼓舞列入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另有40多個列入福清市“非遺”保護項目。源自福清南少林的詠春拳躋身國家級“非遺”。宗鶴拳傳習所被列為福州市首批“非遺”示范基地。此外,福清市還先后命名了一批民間藝術之鄉、民間藝術傳承基地。從2012年至今,福清市先后舉辦了4屆“石竹山夢文化節”,系統地向世人展示了石竹山夢文化的獨特魅力。福清南少林武術及源自福清南少林的詠春拳,蜚聲海內外,多次在福州市舉行了大型南少林武術文化展,并在福清市近20個學校開展了“南少林武術進校園”活動,引起很大反響。 值得大筆圈點的是,走在其他“非遺”項目保護和傳承前列的福清佾舞和宗鶴拳,雙雙列入國臺辦重大對外交流項目。近年來,佾舞的主辦方——福清市立達孔學會,多次組團到泰國、柬埔寨等國家及香港、澳門等地進行匯報演出,引起轟動。7月,由福清市政府主辦的首屆佾舞傳承研討會暨孔學文化推廣專項基金設立儀式舉行。國務院參事室中國國學與交流中心張喆,孔子第79代嫡長孫、中華大成至圣先師孔子協會會長孔垂長充分肯定了福清市佾舞傳承工作。同時,福清市積極開展佾舞進校園活動,組建了教師及大、中、小學校佾舞隊,營造良好的傳承氛圍。福清市立達孔學會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福清市還將把佾舞打造成對外文化交流的名片,進一步融入“海絲”沿線國家的經貿、文化中。 宗鶴拳發源地是福清市鏡洋鎮茶山村西邊自然村。多年來,其嫡系傳承人方長玉、方長燦身體力行,廣受好評。他們連續多年率團赴臺灣開展拳藝交流,使宗鶴拳成為省、福州市和福清市對臺交流的一大品牌。福清市實驗小學、濱江小學、城關小學等學校每年都開展了“宗鶴拳進校園”活動。近年來,宗鶴拳還通過設立武館、廣收門徒,找到了一條深度挖掘、保護和弘揚的有效途徑,既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文化相協調,也保持了獨特性和傳統性。 福清是不缺文化的城市。優秀的傳統文化對群眾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下一步,我們將助推各大旅游景點,充分利用‘非遺’的獨特魅力,以文化人,將其融入福清旅游大開發當中。”福清市旅游局負責人表示。如此一來,福清“非遺”的保護、傳承和弘揚無疑將多了一個“通道”,使僑鄉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迸發出新的活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6-07-04 ]福清市非遺保護名錄再添4項目
- [ 2016-04-27 ]福清非遺項目——佾舞亮相香港美食文化節
- [ 2015-12-23 ]林秋明新著《非遺福清》出版 收錄福清市非遺39項
- [ 2015-04-02 ]福州市第四批“非遺”名錄公布福清5項目入選
- [ 2015-01-05 ]讓非遺成為福清市傳承鄉土文化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