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平米的舊書店 記載著城市時代的變遷
www.bjjht.com
2017-04-21 17:42:51? 王晶 馮迪?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4月21日福清站報道(記者 王晶 見習記者 馮迪)行走在福清大街小巷,各類店鋪應有盡有,唯獨書店很難尋覓,舊書店更是少之又少。而在福清城區的一個不起眼巷子里,隱藏著一個已經存在二十多年的舊書店,如今也處于浸微浸滅的狀態。
穿過向高街,拐進察院埔路就能看見這間舊書店的招牌,它的店名叫“玉屏宏珠書店”。在書店里,琳瑯滿目的書籍整齊排放在木質書架上。六十多平方米的面積藏書卻有幾萬冊,涉及文學、古籍、歷史、傳記、美術、課程教材等,種類繁多。書店老板周宏珠告訴記者,書店已經開了二十幾年,以前叫“舊書店”,14年以自己的名字注冊了新店名,但大家還是習慣叫“舊書店”。
隨著網絡電子書興起,傳統實體書店被沖擊啊,市場逐漸萎縮,“舊書店”更是收入甚微。周宏珠說,自己書店的書都是去福州批發市場精挑細選淘來的,價格便宜,以前買書的人比較多,現在越來越少。來這里的基本都是熟客和周邊學生,有時也會有人專門來找一些市面上見不到的書籍。
看到老顧客進店,周宏珠熱情地迎上去打招呼。一位老“依伯”告訴記者,舊書店里有很多關于記載福清歷史的書籍,只要一有空就過來“淘寶”。這里除了書,還有畫、磁帶、老照片等舊玩意兒。
“真的是因為喜歡,一直舍不得放下?!敝芎曛樾χf,小時候就想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書店,以前是擺地攤買小人書,后來從親戚手里接過“舊書店”經營。如今純粹是出于愛好,才一直堅持著,甚至自己和老公也是因書結緣。周宏珠平時除了看店賣書,也喜歡研究音樂,吹小號,自娛自樂。
“以前熟悉‘舊書店’的人離開福清,回來后還會來翻一翻,但是漸漸地越來越少。”在面對社會的發展,周宏珠有點遲疑地說,沒人來買書看書,書店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況且經營也需要成本,所以“舊書店”可能開不太久了。
城市中的舊書店,雖沒有豪華的設施,但擁擠的書架中陳列的一本本泛黃書頁記載著時代的變遷,見證著社會的發展。它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符號,也寄托了一個城市恒久的回憶。 |
-
責任編輯:盧家輝
標簽:福清 舊書店 巷子 文化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