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福地
福州新聞網10月14日訊(記者 邱陵 通訊員 陳賢清)今年國慶,定居海外多年的融籍華僑老吳回到家鄉石門村,看到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城市面貌,不禁感慨萬千:“再也找不到坑洼不平的村道了,原來老舊的房屋也沒了蹤影,城區面積擴張了,百姓更有獲得感。”
“版圖”拓展、生態優先、文明浸潤……5年來,福清城市格局縱深發展,龍江兩岸公園串聯起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宜居生態環境催生文明新風尚,將這座古老而年輕的海濱僑鄉打扮得生機盎然,魅力四射。

觀音埔大橋
“版圖”拓展構建幸福城
“這是最后一茬蔬菜了,收了就不種了,以后這里要建玉融國際創業小鎮,我也要從村里搬到城里了。”觀音埔村民陳德輝指著一片菜地告訴記者,雖然有些不舍,但看著城市不斷拓展,自己也從村民變成了市民,居住環境越來越好,心里也就沒“疙瘩”了。
和陳德輝一樣,5年來,為了城市建設而搬遷的村民已有數千戶,他們的共同愿望是建設大美福清,構建幸福家園。
規劃先行,一張藍圖繪到底。2013年,規劃面積為23平方公里東部新城建設啟動,按照“沿江、向海、環灣”的思路,形成融僑開發區、西部片區、老城區、東部新城、福清火車站片區及海口旅游休閑區等6大城市組團,吹響城市版圖拓展的號角。
放眼新城區,融僑城、中聯天御等一幢幢新建樓盤拔地而起,紅星美凱龍、萬達廣場、裕榮匯等城市綜合體爭先落地,城市面貌實現華麗蝶變。

福清市石竹湖北岸休閑步道
今年國慶前,福百大道、福人大道、西環路等8條備受關注的斷頭路完成主車道建設。5年來,福清投資百億元,續建、新建了市政道路60多條,總長達200多公里,形成東西相通、南北相連的城市交通網絡。
隨著路網的完善,福清城市建成區從5年前的44.4平方公里拓展到現在的53.5平方公里,一個“東拓、西進、南跨、北聯、中優”的城市格局正向縱深發展。

福清龍江兩岸生態和諧白鷺飛
山光水色融進宜居城
龍江是福清的“母親河”。如今漫步河邊,水波清澈蕩漾,河鳥掠過低空,兩岸公園星羅棋布,天藍、山綠、水清的風光秀美,生態底色愈發靚麗。
“這些年,政府不斷加強對龍江的治污,水質改善了很多。”玉塘村民老林開心地說。據統計,5年來,福清拆除上游畜禽養殖以及化工污染源達千余處,完善環保設施超過百余家。到2016年,龍江流域整體水質實現了百分百達標。
5年來,龍江沿線新建住宅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一幢幢樓房猶如“珍珠”般鑲嵌在依山傍水的大地上。“開門見綠,推窗見景”,不斷完善的公園綠地讓人們的生活充滿詩意。這些年,龍江兩岸相繼建成龍江生態文化園、觀音埔濕地公園、龍江公園等9個公園,為市民休閑提供了好去處。

近年來,福清依托“一江、三溪、四山”的城市綠化框架,以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為目標,通過“顯山、露水、透綠”多種途徑,不斷提升城市綠化水平。5年來,福清新增城市綠地面積808公頃,綠地率達4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62平方米,還建成總長超過100公里的綠道,實現“路通街綠”,提升了城市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福清還將對龍江沿線現有的公園進行系統提升,形成一座生態性、系統性、可游覽的城市中央公園,讓市民享受城市的“慢生活”。

城市美容師
文明新風吹拂和諧城
小小公交車,洞察大文明。市公交公司811線路的老司機張自銀說,他駕駛公交車已超過十年,以前不時發現乘客投放殘缺紙幣或是游戲幣,丟失了起碼的誠信,隨著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的不斷深入,市民素質不斷提升,現在已經看不到這樣的狀況了,而拾金不昧等善舉卻越來越多。
據統計,5年來,僅僅發生在公交車上的拾金不昧行為達到500多起,平均每年百來起。“事情雖小,卻很暖心。”發生在公交車上的改變,讓包括張自銀在內的外來務工人員感受到福清的溫情。
公眾場所的文明新風也不勝枚舉。公園里,晚間散步的人群沿著塑膠跑道鍛煉,沒有人踏入草坪;斑馬線前,司機主動停下車輛讓行人先過;車站候車廳內,煙民自覺走到吸煙區,不再有過去煙霧四處彌漫的場景;各辦事大廳,大家靜靜地排隊,有序等候……
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近年來,福清在豐富文明城市的內涵同時,努力提高市民現代文明素質,道德講堂、福清好人評選、志愿服務……一項項主題實踐活動,打造福清文明“最硬”的軟實力,讓文明創建在和諧大地上開出更燦爛的花,結出更豐碩的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