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為老人發放禮品(東南網福清站記者 黎臻懋 攝)
10月17日正值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福清市上逕鎮南灣村老人活動中心一旁的祠堂里,人來人往,人聲鼎沸。南灣村三兩百名位老人齊聚在此,一起看廣場舞表演,過重陽節。隨后,在隔壁的南灣村幸福院里,南灣村老人會還組織給大家發放油、面、蛋等禮品和現金紅包,更是讓老人們喜笑開顏。
“每年把村里的老人組織起來一起過節,就是要提倡一種尊老敬老的美德。”南灣村書記楊云表示,無論是重陽節還是其他節日,南灣村都會舉辦各式活動,以提升節日氣氛,讓老人們歡度。并且這種活動已經連續舉辦多年,在南灣村已經成為了一種風俗,一種習慣。
除逢年過節的熱鬧相聚外,如今,通過南灣村幸福院,南灣村正在將更好的福利帶給老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志愿者們與老人共度國慶(戴雪敏 供圖)
幸福院“開張”進一步保障養老需求
如何保障農村老人的養老需求,對政府而言,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場民生考試。
10月1日,在舉國同慶的特殊日子里,南灣村幸福院開始首日試運營。在前期充分摸底、廣泛征求老人意愿的基礎上,共有15名60周歲以上有需求的老人入院。楊云介紹,老人們只要象征性地交1元錢,就可以享受日間照料、休閑娛樂、醫生保健等服務。
在同一天,還有志愿者們來到南灣村幸福院,與老人們一同分享國慶故事,齊唱國歌,共祝祖國母親69歲生日。
據悉,鎮南灣村總人口1607人,現有60歲以上老人350人,占到全村人口的21.7%。2015年底,村財并不富裕的南灣村決定進入“考場”。
“2015年以來,我們就會在節假日,隔三差五地組織村里老人們一起聚餐、聚會等,包餃子、炸海蠣餅等。”楊云介紹,在福州市民政局20萬元的資金支持和福清市民政局、上逕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推動下,廣泛發動鄉賢捐資,共投入270萬元,打造南灣村幸福院。今年以來,又進行提升改造,增設廚房和洗衣房等硬件配套設施,使功能區更加明確,配套設備更加完善。
如今,老人們可以隨時加入“老年俱樂部”。
老人們邊吃飯邊拉家常(戴雪敏 供圖)
幸福院“經營”配套齊全得老人好評
據悉,南灣村幸福院共三層,一二層設有活動大廳、電視廳、乒乓球廳、康樂球廳、圖書閱覽室、健身室、棋牌室、麻將室、泡茶聊天室。三層主要為休息室,內有空調、電視、寫字臺、席夢思床,配有獨立衛浴,為老人提供休息場所。在幸福院周圍,健身器材場、塑膠籃球場、休閑公園等近在咫尺,方便老年人開展體育運動。
在幸福院,老人們可以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娛樂項目,有的看電視,有的打牌,有的健身,有的打麻將……
午飯時間,老人們紛紛走進餐廳。當天提供的午餐是福州魚丸配小饅頭。志愿者們幫老人裝好魚丸,老人們邊吃飯邊拉家常,其樂融融。據悉,幸福院配有醫務室和食堂,并設有主任1名、副主任2名、會計1名、出納1名、保管1名、值班人員兼廚師3名、保潔人員2名,共計11名工作人員。醫務室每周定期為老年人提供健康體檢和健康咨詢服務,保潔人員負責日常衛生以及老人們衣服的換洗工作,廚房為老人提供可口營養的午餐,做到一周不重樣。下一步,幸福院將不斷調整、更新菜單,再根據實際需求研究是否增設早、晚餐。
上逕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半月的試運營,已入住的老人享受著幸福院帶來的樂趣和便利。同時,社會反響熱烈,越來越多的老人逐漸接受這一新型的養老模式,向村委表達希望入住幸福院的意愿。不僅如此,南灣村的示范效應帶動著其他村的建設熱情,許多村積極謀劃,希望適時推動各村幸福院建設工作。
該負責人還表示,鄉村幸福院既為農村養老兜底,也給農村老人提供更多元的養老選擇。有效解決了部分留守及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問題,讓老人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下一步,上逕鎮將繼續從老人的實際需求出發,加強南灣村幸福院的服務供給,在服務對象、服務項目、資金保障等方面形成制度規范,解決好農村幸福院運行難的問題。
“與此同時,上逕鎮將以南灣村為試點,總結推廣好幸福院創辦和管理的經驗做法,在全鎮域全面鋪開各村幸福院建設,提高覆蓋率,讓鄉村幸福院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該負責人表示。
老人正在打乒乓球(戴雪敏 供圖)
南灣村在重陽節為老人組織廣場舞表演(東南網福清站記者 黎臻懋 攝)
?
表演現場坐滿了老人(東南網福清站記者 黎臻懋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