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簽約(東南網福清站記者 張雅楠 攝)
東南網11月15日福清站報道 記者 張雅楠
福清市醫院作為福清市目前唯一的大型綜合性三級醫院,其醫療技術水平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福清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水平。2018年10月22日下午,福清市醫院與彭志海教授團隊舉行簽約儀式。
彭志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肝、膽、胰、脾疾病,肝移植、胰腺移植及聯合臟器移植的診療。現任廈門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部副主任、廈門大學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普外科主任。
本次簽約合作,是福清市高端人才引進的重要項目,也是加快提高福清市醫療水平、實現與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的良性互動甚至是接軌、使福清市醫療衛生事業再上臺階的重要契機。
在此背景下,日前本網記者采訪了彭志海教授,以下是訪談內容:
記者:彭教授,您好!感謝您百忙之中接受東南網福清頻道的采訪。我非常好奇,是什么契機讓您來到了福清,來到了福清市醫院開展肝膽胰外科診療呢?
彭志海教授:你好。目前福建(福清)是肝癌的高發區,我國比如江蘇的啟東、廣西的扶綏,還有福建等沿海省份是傳統的肝癌高發區。我主要從事肝膽胰外科,研究方向是肝移植,所以經福清市領導的積極相邀,我來到福清。希望能幫助提高福清市醫院肝膽胰外科整體水平,為學科發展做一點貢獻,也是為福清老百姓做點事。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到廈門大學來工作主要是開展器官移植。肝移植的主要適用癥有兩個,一個是終末期肝硬化,一個是肝癌。肝癌患者90%都是從肝硬化發展來的,因此福清病源多也是我來此的一個目的。
記者:目前您在福清市醫院都開展了哪些工作?
彭志海教授:現在我每周一都會在福清市醫院坐診,對收入病房的病人會專門制定治療方案,需要手術的進行手術。目前在這已經開展了11例手術,難度都非常大。比如其中一個是右肝巨大腫瘤,直徑近20cm,腫瘤浸及膽囊、門靜脈右前支,與周圍腸管、右腎粘連緊密,這個手術國內一般大夫是不敢做的。當時腫瘤完整切除,出血少,用時不到3小時就完成手術。患者在術后第3天順利轉出重癥病房,并拔除胃管尿管,能夠下床活動,恢復良好。
除了治療以外,我還給這里的年輕醫生多講講課,多帶一點。醫院的強大需要多個學科的支持,肝膽胰外科需要很好的消化內科、感染科、心內科、呼吸科、消化科、還有影像學科也要起來。還有兩個比較特殊的,一是內鏡,診斷膽管癌、胰腺癌,做膽道鏡是非常要緊的,所以我要幫他們把內鏡、纖維十二指腸鏡、纖維膽道鏡開展起來。二是介入學科,肝癌是一個系統的治療,有些人需要開刀,有些人沒有手術指征需要做介入治療,所以還要幫他們把介入學科建立起來。總的來講,從外科技術到總的學科建設,我都會積極出謀劃策。
?
彭志海教授講話(東南網福清站記者 張雅楠 攝)
記者:您對目前福清市醫院外科學科實力和醫療隊伍如何評價?
彭志海教授:醫院的硬件和環境都不錯了,但是醫院的學科建設和醫院的人才還很欠缺。福清市醫院畢竟是一個市級(縣級市)醫院,和重點大學醫院相比還是有差距的,而且這個差距是常年累積的,需要一點點往前趕。福清市領導很睿智,福清市醫院的領導很務實,他們一心一意想把這個醫院建好,非常難能可貴。
福清市醫院醫生接觸下來印象很好,較資深的醫生很務實,很想把學科帶領起來,一批年輕醫生都非常上進,思想純正。我覺得有這個氛圍,福清市醫院想發展的更好,學科建設等還是很容易能發展起來的。人只要想要,就能做到;不想要,條件再好也不行。我和我的團隊就是起了一個傳幫帶的作用。
記者:許多肝膽胰癌癥病患覺得自己的病是大病,還是要去福州或者省外大醫院治療比較放心。請問目前福清市醫院在這一類疾病診療無論在醫療技術上還是醫療理念上,與省內外醫院存在差距嗎?
彭志海教授:我們福清市醫院的影像學檢查等還是比較到位的,在福清的這些肝膽胰相關病患,有我們的幫助的話,在醫療技術和醫療理念上不會比福建任何一家醫院差,完全沒有必要去福州、甚至省外等醫院。在當地還是比較方便、也節約了費用。
記者:福清作為肝癌高發區,能不能給福清廣大市民一些好的建議和提醒?
彭志海教授:大部分人都“談癌色變”。其實三分之一的腫瘤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腫瘤可以治愈,三分之一的腫瘤可以緩解癥狀提高生存質量。腫瘤的發生不是一年兩年,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如果有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你不抽煙,那肺癌的發生幾率就會顯著降低,比如河南、山東,食管癌發病率就比較高,與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系。生活方式的改變,三分之一的腫瘤是可以預防的。
福建作為肝癌的高發區,首先是肝炎多,肝炎是傳染病,一般家里有肝炎病人,比較容易傳染給親近的人。其次是飲食習慣,腌魚、腌肉、咸菜等食品有關系,容易滋生黃曲霉,還和一些胺類的東西有關。平時要有定期體檢的意識,尤其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人,至少一年體檢一次,不一定做很復雜的檢查。有些人上來就做CT,完全沒必要。做個超聲、做一些相關的化驗,有一些提示的話,比如說肝膽有問題或者有胃酸性胃炎等問題,再進行進一步檢查。五十歲的人如果大便有問題的話可以做個腸鏡。有這個體檢的意識,就能夠早期發現,治療也容易。還有一些不大健康的習慣、不太正確的認識,比如不要動輒就吃中藥,不要有一點毛病就到處吃藥,吃藥不一定是一個好事。吃中藥要有適應癥的,沒有適應癥的中藥吃下去會對身體有傷害。
記者:感謝您的配合,祝您在福清工作愉快!
彭志海:謝謝。
彭志海教授手術中(福清市醫院 供圖)
人物介紹:
彭志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肝、膽、胰、脾疾病,肝移植、胰腺移植及聯合臟器移植的診療。現任廈門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部副主任、廈門大學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普外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第一屆移植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肝移植學組副組長。中組部人事部等7部委“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入選國家級人選,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1999年4月6日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國家教育部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先后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重點項目(課題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合作重大及重點資助項目等國家級、上海市級課題數十項,發表國內外論文200余篇,擁有發明專利4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