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升級版的“詩詞大會”——國學大課堂首季電視擂臺賽總決賽剛剛落下帷幕,前天,又一場以“弘揚古琴文化,傳承古琴藝術”為主題的“國樂芳華”古琴藝術講座和古琴音樂會在福清上演,等待福清群眾共赴子期伯牙之約……
這些,無一不在喚起福清人對傳統文化的記憶。今年以來,福清開展了國學大課堂、海絲文化周、狀元古街“中秋廟會”等富有深厚魅力的傳統文化活動,在福清掀起了一股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熱潮。
堅持課堂主陣地
傳統文化“種”進學生心田
今年2月18日,福清“非遺”提線木偶戲傳承人林松生攜手城關小學提線木偶社團,在福州“三坊七巷”的宗陶齋送上精彩表演,為福清海絲文化展示周增添了濃郁的民間藝術氣息。
這是福清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生活的一個縮影。在福清,各所小學緊緊圍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主題,挖掘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尋找傳統文化與素質教育的契合點,讓詩情畫意、典雅的傳統文化氣象,彌漫在生機勃發的校園里。全國第一支佾舞表演隊、小戲迷藝術團、閩劇藝術節、宗鶴拳興趣武術隊、非遺文化“古琴”進校園等,都已成為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的文化品牌。校園成了學生們學習、交流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樂園,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福清粉絲團”得以逐步擴大。而校園里涵蓋了戲曲、武術、書法、國學、古詩詞誦讀等多個領域的傳統文化活動,也成了福清以課堂為主陣地,將傳統文化“種”進學生心田的好平臺。
抓保護、促傳承
在創新中弘揚傳統文化
今年以來,福清著眼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堅持把工作的切入點放在抓保護、促傳承上,完善文化遺產保護機制,大力推進文化遺產保護。
一方面,突出福清特色,扣住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工作重點,舉辦第九屆民間民俗文化節;另一方面,組織宗鶴拳、傳統手工技藝、傳統美食和佾舞參加2018福州市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充分展示福清市優秀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此外,還推進“非遺”項目提檔升級,頒布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三大類五個項目;舉辦福清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藝演出和組織福清海絲歷史文化遺存圖片巡回展,讓“非遺”更好地走近市民;依托宗鶴拳、南少林、孔學文化等傳習所,進一步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
今年9月,以“戲曲進校園”為主要內容的“公共文化服務校園行”在福清市部分學校展開,創造傳統戲曲與青少年的交集,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戲曲素養。11月,“百場傳統文化講座”在福清各地陸續開展,讓聽眾聽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淺,既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也進一步營造了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
可以說,每項活動都堅持以滿足群眾喜聞樂見的要求為導向,不斷創新內容和形式,在符合時代要求、推陳出新的背景下開展,已成為福清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事業發展中的一項亮點工作,在廣大群眾中引起良好反響。
特色文化活動
塑造福清靚麗的城市名片
和各所學校因地制宜打造校園傳統文化品牌活動不同,今年10月,福清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打響了一枚重磅“雙響炮”——以擂臺賽、詩詞朗誦、書法展示、文學講座、非遺文化等形式,在各小學開展國學大課堂活動,傳承國學經典和傳統節日習俗,推廣福清本土文化。
“這場傳統文化知識的大比拼不但吸引了各所學校積極參與,氤氳了校園書香氛圍,也吸引了數十萬名網友觀看關注。”福清市委宣傳部負責人說,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既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我們的節日”文化血脈,也提升了福清本土文化影響力,讓廣大市民朋友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福清在弘揚傳統文化上做了很多創新,為弘揚傳統文化注入更多維度的動力與活力。
今年春節期間的福清海絲文化展示周,是福州第一個以海絲為主題的文化展示周。展示周里,海絲歷史文化遺存圖片展、東張窯保護與開發研討會、海絲主題非遺表演、黃檗煎茶道表演、海絲主題書畫展、福清歷史文化叢書展以及福清特色鄉關記憶等七項內容,把福清故事搬進了福州的三坊七巷。“是傳統文化,更是藝術化的福清本土文化,展示了不一樣的福清面貌。”福清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挖掘、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好時光里,承載著厚重歷史文化信息的福清本土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展示。
當然,福清還將以打造更多文藝精品為長遠目標,將弘揚傳統文化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打造成長久不衰的文化文藝精品,塑造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