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崇憲法 學習憲法 遵守憲法 維護憲法 運用憲法
今年12月4日是第五個國家憲法日,也將迎來第一個“憲法宣傳周”。人民銀行將憲法學習作為2018年人民銀行金融法治重點工作,深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和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憲法觀念,為人民銀行依法履職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2018年8月24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標志著全面依法治國開啟新的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的戰略意義,系統闡明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了總體部署,是指導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綱領性文獻。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十個堅持”,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工作布局、重點任務,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
堅持加強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
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堅持處理好全面依法治國的辯證關系
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
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維護憲法法律權威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依據。我國憲法是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好憲法,是充分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充分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好憲法,是推動國家發展進步、保證人民創造幸福生活、保障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好憲法,是我們國家和人民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法治保障。
我國現行憲法與1982年12月4日公布實施,分別于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2004年3月、2018年3月進行了五次修改。2018年1月18日至1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并公布施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
第五次憲法修正案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
憲法修正案是一個整體,它全面體現了自上一次修憲以來黨和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的成果,體現了我們黨依憲執政、依憲治國的理念,其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確立其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體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明確了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二、調整充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內容,確保憲法確立的國家根本任務、發展道路、奮斗目標得到全面貫徹。
三、完善依法治國和憲法實施舉措。將憲法序言“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修改為“健全社會主義法治”,在憲法層面體現了依法治國理念的新內涵。
四、增加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的規定。我國憲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成果,反映了在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形成的黨的領導地位。
五、修改第七十九條關于國家主席任職期限方面的規定。這樣修改,有利于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有利于加強和完善國家領導體制,有利于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六、增加有關監察委員會的各項規定。本次憲法修改21條修正案,有11條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相關。這些規定,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法治發展道路的一致性,為監察委員會履職盡責提供了依據和遵循,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大完善,也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進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