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福清市城頭鎮 供圖) 東南網12月30日福清站報道 記者 張雅楠 通訊員 倪秉良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程,也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農村經濟、社會、文化以及鄉村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領域。 福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工作,今年以來,采取了多項措施,出臺了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重點工作指南、美麗鄉村建設百日沖刺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城頭鎮根據福清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結合本地實際,實行多措并舉,充分調動全社會資源和力量,全面激活要素、主體和市場,激發農村發展的活力和新動能,開展了一場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連線成片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城頭鎮面積70.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6萬左右,轄26個行政村,體量在福清這個縣級市也只能算中等。但這26個行政村的村情卻千差萬別,依山、傍水、濱海,各有不同。 “我們搞鄉村振興,就要實事求是,體現特點、特色,堅決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據村情實際,因村施策考慮建什么、拆什么、發展什么的問題,特別是要注重發揮各個村的資源稟賦,打造自身的亮點、強點、閃光點。”城頭鎮黨委書記陳克才表示。在這樣的思路下,城頭鎮抓重點,以點帶面,連線成片,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閑置土地多的如鳳嶼村,就圍繞盤活閑置土地,通過土地流轉租賃,實現“馴雞孵蛋壯大村財”;耕地少、林地多的如東皋村,便打造“天一農莊”,推行生態旅游,利用廢棄養殖場、工廠遺留地,恢復生態環境,并規劃采摘園、多肉科普、游泳池、綜合服務中心及主題生態中心等,變廢為寶,發展產業經濟;而鄉風文明發展好的如首溪村,率先探索“黨建引領、鄉賢補位”鄉村治理新模式,建立黨建帶動、鄉賢互動、黨群聯動為三級的“一核兩翼三級”的黨建工作網絡,充分發揮鄉賢促進會作用,發動鄉賢爭當推動鄉村發展“排頭兵”,以及建立起老人幸福院(城頭第一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打造首溪村特色的旅游觀光產業;也有紅色文化基礎的如湖美村,該村則以龍臥禪寺革命根據地為基礎,通過打造紅色領航工程,建設福清東部紅色文化體驗第一高地、全市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推動集體經濟加速發展…… 事實證明,試點示范作用卓有成效。城頭鎮各村積極吸取經驗,結合各自實際,紛紛規劃發展振興之策。城頭鎮謀劃推出一批示范引領工作,把試點工作抓實、抓出成效,并及時總結經驗,明年再進一步擴大推廣,盡快實現以點帶面、連線成片的振興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