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聞網-福清僑鄉報1月16日訊(記者:吳鳳至)“老林,快點,往那邊走嗎?”這兩天,龍山街道瑞亭村村民林維輝成了片區改造指揮部的“向導”,來來往往帶了好幾位村民來簽約,而他自己則是小組第一位簽約的征遷戶。
林維輝被征遷的房子,是一處11戶人家共同居住的老宅。接到可以簽約的電話時,他還在田地里勞作。掛了電話,丟下鋤頭,林維輝就朝征遷指揮部跑,他要用實際行動支持家鄉建設。
“你們擔心,我先簽。政策對大家都是一視同仁的,而且早簽早受益。”在片區改造工作組人員詳細介紹政策后,林維輝拍著胸脯跟村民說。1月6日下午,他配合工作人員對房屋進行測量,7日就簽了約。在他的動員下,三、四戶征遷戶也陸陸續續簽約了。
林維輝的父親名下有一棟自建的二層樓房也在征遷范圍內,林維輝不假思索全權代理,也早早地簽約了。問及怎么這么快就與家人達成一致時,直爽的林維輝笑道,對于利橋片區的改造,他全家都很期待。“我弟弟還擔心我是個大老粗不懂事理,特地打電話讓我早點簽。”
龍山街道東皋社區的王光炫,一接到通知就與林維輝一起來簽約,成了該片區工作組里第二位簽約的征遷戶。“片區改造是政府的重點項目,征遷是城市發展的必然之路,我肯定要全力支持。”王光炫是一名退休干部,這些年來,一條條“斷頭路”的打通,讓他看到了福清市委、市政府建設大福清的決心和眼界,更想從自己做起,帶好頭,傳遞正能量。
王光炫被征遷的房子是一處古建筑風格的老房子,1985年起,他一直居住在那,有著滿滿的回憶。但老房子是以木頭為主的建筑,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讓王光炫擔心不已。“這里很擁堵,有時喇叭還響個不停。”王光炫說,老房子位于后山頂,靠近利橋,遇上上下班、上下學高峰,甚至只要人流量一多,車輛就要排起長龍,讓他飽受出行的困擾。
標線清晰、路面開闊,兩旁行道樹蔥綠……自2017年以來,福清市委、市政府將實施道路暢通工程作為攻堅行動的重中之重,把七拐八繞的“斷頭路”變成暢通大道,城市“顏值”提升了不少,過往車輛暢通無阻。王光炫時時關注著這些變化,期待家門口的“小道”也早日改頭換面。
“以后可以帶孩子們來觀看改造后的利橋,為孩子們多講解利橋的前世今生。”王光炫滿懷憧憬地說。記者了解到,利橋片區改造將打造利橋歷史文化街區,把歷史文化遺產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重現福清古城之風貌,突出僑鄉文化之特色,還將利用現有水系,恢復原護城河。王光炫更期待著利橋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后,能重現昔日碧水繞城的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