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清新聞網4月26日訊(記者 滕端欽)連日來,福清市江陰鎮23個村大力開展全域綜合治水宣傳活動,全力推進“污水零排河”及湖庫水系連通建設工作。
“治水,是功在當代、立在千秋的重要民生工程。”該鎮黨委書記葉向陽告訴記者,江陰鎮可利用水資源嚴重匱乏,全鎮水系存在調蓄能力不足、大部分流域水質差、片區供水不均衡等問題。2018年以來,江陰鎮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充分調動片、村自主治理湖庫溝渠的積極性,穩步推進全鎮水系綜合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湖庫水系煥新顏
淤泥厚積、雜草叢生、無人開墾的荒廢地,這是之前江陰鎮東井村高局自然村的池塘給人的印象。“周邊居民生活污水往里排,生活垃圾都堆放里頭,導致池塘嚴重污染,與外界水系不通暢,最后河道堵塞水都枯竭了,導致村里田地缺乏灌溉用水,多數長期拋荒。”該村村民嚴天貴告訴記者。
如今經過建設,池塘面貌煥然一新,水清岸潔,“現在臭味沒了,蚊子少了,池水倒映著綠樹,碧波蕩漾,池邊樹枝隨風搖擺,成村里一道靚麗風景。”嚴天貴高興地說。
這是江陰鎮開展“污水零排河”百日攻堅行動為抓手,拉開“一村一池塘”建設,堅持“點線面”相結合,池塘建設初見成效的縮影。
為貫徹福清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湖庫水系連通建設工作部署,江陰鎮村兩級上下一盤棋,全體干部職工、各村主干、志愿者等150余人,分成六個小組,對江陰鎮占澤溪、江陰西渠沿線廢水排放口、入河污水排放口、污染源、管網現狀及走向、涉水違法違規行為等進行全面摸排,為科學推進沿河污染源治理提供依據;嚴格落實每周一例會、每周一通報、每周一評比工作模式,并繼續加強輿論宣傳,通過宣傳標語、微信群等形式,營造全民動員的良好氛圍。同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苦干實干加巧干,采取科技治污、多元治污和全民治污的手段,全力推進沿河污染源治理,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
2018年以來,江陰鎮共投入資金150萬元,對各村河(渠)水系進行清理、疏通;對東張水庫江陰西渠進行了全面清理、修復,并制定《江陰西渠日常養護方案》,形成長效管護機制;對3座小(一)型水庫進行清庫,同時開展水庫的灌溉渠修復工作,使得被覆蓋多年的里下底水庫東渠“重見天日”。
目前,全鎮共清理渠道河道36公里;截污堵漏158處;拆除河渠兩側違章搭蓋64處;設立渠長公示牌6面;投入資金400余萬元,新建、擴建、改建池塘79口,合計面積210余畝(新增面積50余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