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清新聞網-福清僑鄉報7月29日訊(記者:滕端欽)“五十多年來,我的奶奶一直牽掛著大伯。”“感謝江西福清兩地志愿者的幫助,今天,我們全家人才能圓了夢想。”7月27日,在福清市革命烈士陵園,烈士曾桂根的弟弟、侄子等親屬哽咽說完這些話,讓在場人員的眼眶都濕潤了。
烈士曾桂根是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八都鎮人,1968年12月參軍,犧牲前是駐融某部隊戰士,任部隊首長司機。1970年,曾桂根在一次執行任務中負傷,后經搶救無效于當年4月30日光榮犧牲,后被安葬在東皋山原部隊醫院后山的墓園。1983年,東皋山18名烈士的遺骸全部移入福清市革命陵園。
幾十年來,曾桂根烈士的親人一直不知到其遺骸安葬在哪,也詢問過曾桂根生前的戰友,均不知其下落。曾桂根的母親毛錢妹今年91歲,她一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找到兒子的墓。
今年5月份,國際尋親聯盟“尋寶寶回家”江西九江站公益尋人組織發起“尋找烈士后人”公益項目,登出烈士曾桂根家屬尋找烈士墓的信息后,江西九江市芊潯愛心協會將這信息和照片等資料發給福清的“愛心幫幫團”,請求協助尋找曾桂根烈士的墳墓。
6月6日,福清市同心關愛聯合會的志愿者接到福清愛心幫幫團的求助信息后,立即走訪烈士生前所在部隊的駐扎地,但營地周邊群眾反映,附近并無烈士墓。為此,志愿者們又走訪另一個部隊,部隊首長建議他們去鎮區了解情況。考慮到該部隊靠近東張鎮,于是,志愿者們找到東張鎮政府,但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部隊所在地隸屬鏡洋鎮,建議他們去找鏡洋鎮政府了解情況。鏡洋鎮民政部門工作人員接待了志愿者,并根據志愿者提供的照片,發動村民們深入轄區各山頭尋找烈士墓。經過數天尋找,大家找到了一個曾姓的人家的墳墓。但經過比對信息,發現并不是曾桂根烈士的安息地。
幾經周折,志愿者們立即調整思路,決定去福清市民政局了解情況,后來知道福清市成立退役軍人事務局,于是找到該局。7月15日,在福清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一位科長根據志愿者提供的信息,從電腦里調取到烈士遺骸安葬信息,最后查到了曾桂根烈士的遺骸安葬地。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這件事情終于有眉目了。曾桂根烈士的家屬將好消息告訴毛錢妹,毛錢妹十分激動,表示要來福清看兒子。在兩地志愿者的安排下,曾桂根烈士的家人在7月26日來到福清,但毛錢妹年事已高,最后未能成行。7月27日,曾桂根烈士的親屬和兩地志愿者舉行祭掃活動,分別向長眠于此的烈士默哀、敬獻花籃。
“我們家當年收到部隊寄來的墓地照片、烈士證,獲悉哥哥犧牲的訊息,但因為家里窮,我們沒法來福清。”烈士的二弟曾冬根告訴記者,他依稀記得,哥哥犧牲時,他才十五六歲,雖然有心來福清,但終因家人不放心,未能如愿。后來,由于怕父母傷心,全家人也不再提起這件事。最后,父親在過度思念中去世。這50年來,母親思子心切,也流盡眼淚,隨著年歲增高,老人家尋找兒子的心情越來越急切。為此,他們才求助于公益尋親組織。
“在得知哥哥的安息地找到后,我媽的心情明顯好轉,她也想來福清,但我們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車旅勞累,不適宜出門,就勸她不要出行。”曾冬根說。
“我奶奶再三叮囑我們,要感謝志愿者,幫助她圓了心愿。現在大伯長眠于烈士陵園,有黨和政府的守護,我們全家人覺得很欣慰。”曾桂根的侄子曾發生向在場的志愿者們深深地鞠躬并致謝。
“這是一位偉大母親的心愿,能幫助她圓夢,我們再累都值得。”福清市同心關愛聯合會志愿者表示,現在全國各地都在開展“憶苦思甜感黨恩”活動,我們協助尋找烈士安息地,這是用實際行動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