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山海經 共筑幸福夢——福清對口扶貧工作綜述
2021-01-15 10:59:21?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通渭縣貧困戶在福清援建工廠里修剪金銀花枝。 福清新聞網1月15日訊(記者 滕端欽)東西部結對牽手、山海協作,多年來,福清投入“真金白銀”,攜手連城、通渭山海同行,在扶貧協作的路上,共同譜寫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雙城故事”。借助“福清力量”,2020 年4月、2020年11月連城縣和通渭縣先后實現脫貧“摘帽”。 “家門口”鋪上致富路 連城縣曲溪鄉的60多戶村民如今不再翻山越嶺出外打工,福清市企業家林堅、林義兄弟倆投資的福建省創億元農牧有限公司讓他們實現家門口就業。 該公司是2017年由福清市牽線引入連城的生態扶貧項目,不僅吸納了當地60多戶村民就業,還帶動當地村民、貧困戶發展養雞、種植生態有機果蔬,在“家門口”鋪就致富路。 在通渭縣華家嶺鎮世歌堯村,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干凈整潔。該村的脫貧致富得益于福清通渭東西部協作,采取“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帶領貧困戶發展到戶小產業。 近年來,福清市下力氣幫助通渭、連城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從市級、部門、鄉鎮、村企等層面入手,建立全方位溝通交流機制,促進扶貧協作制度化、常態化開展,通過創新扶貧協作幫扶資金投入方式,采取“財政投、部門出、鎮街籌、社會幫”組合方式,為協作項目提供資金保障。 4年多以來,福清16個部門與通渭縣建立“一對一”協作機制,18個鎮街與通渭縣18個鄉鎮實現全覆蓋結對幫扶,54個經濟強村和105家愛心企業與通渭縣198個貧困村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累計投入幫扶資金22173.35萬元,實施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建設426個項目,帶動貧困戶實現增收,穩定脫貧。 在連城縣對口扶貧協作中,福清連城兩地堅持生態優先,注重招才引智,立足連城生態資源優勢,吸引一批福清籍客商到連城投資興業,讓62個貧困村、6100 戶14530人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創業致富。 “新動能”增添新活力 建立“通渭農特產品展銷館”、“通渭農特線下體驗館”、開通通渭農特產品線上銷售渠道等消費扶貧模式,是福清市創新幫扶協作措施之一。 創新工作模式,變“輸血”為“造血”。幾年來,福清圍繞通渭蘋果、蔬菜、金銀花、小雜糧等農產品特點,向福清市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超市推送,并依托京東云、元洪在線等電商平臺,開通線上扶貧專區、專店等方式,走上消費扶貧“快車道”,實現消費額1.28億元,惠及貧困人口4157人。 產業扶貧和勞務協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脫貧方式,也是增強造血功能、幫助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長遠之計。4年多來,福清市累計推動9家企業在通渭投資落地,1家企業在定西投資落地,帶動貧困人口2377人,吸納貧困人口就業353人。新(擴)建扶貧車間1個,吸納貧困勞動力290人就近就業。先后實施產業幫扶等項目303 個,僅到戶產業項目便實施42個,惠及貧困人口17751 戶50118萬人。福清市還依托通渭縣生態優勢,采取土地流轉、建立苗木基地等方式,建設生態林、實施巨菌草試驗示范種植等生態扶貧項目,投入幫扶資金95萬元,在198個貧困村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605名。 福清市還通過用工需求和通渭勞動力富余實現互補優勢,圍繞精準對接、穩定就業的目標,遴選福清市23家重點企業作為落實定西勞務協作任務的就業基地,定向招聘定西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截止2020 年8月,福清市已累計接收3035名定西通渭籍務工人員,其中貧困人口515人。 在做好“產業幫扶”大文章,福清市與連城縣共建產業園區,將福清市的資金、人才、技術等優勢與連城縣生態、資源、勞動力等相結合,培育穩定脫貧“動力源”。對口幫扶以來,連城工業園區的企業從2014年的59家增加到現在的77家,帶動了貧困戶就近就業、脫貧致富。今年以來,園區新簽約入園項目15個、新開工項目9個、新竣工項目10個。 小康路上不掉隊。因病致貧、因殘返貧是扶貧工作的一大難題。連城用好福清市幫扶資金,在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險政策基礎上,出臺健康扶貧保險,全縣已有2300多人次享受到健康保險政策,切實為貧困戶筑牢健康防線。福清市還累計投入3167萬元,為貧困戶提供生產性補助、購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購買醫療補充商業保險,為貧困戶學生提供補助等解決資金缺口問題。 此外,福清市還協調福清市殘聯幫扶資金346.7萬元,用于通渭殘障人士技能培訓、就業創業、扶殘助學、養殖產業、扶貧基地建設、無障礙改造、康復救助、康復設備購置、輔助器具適配等。 脫貧致富民生改善 通渭縣華家嶺鎮高堯村今年建設文化長廊1.2公里,安裝防護欄1000米,栽植云杉1000棵,總耗資3.2萬元,其中東西部扶貧協作給該村資助了3萬元。 連城縣第一中學的“福清體藝館”,這里有練習室、乒乓球室、小型活動室及一個可容納1000觀眾的籃球場,成為鍛煉身體的好去處。 幫扶過程中,福清一手抓脫貧致富,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真正讓當地老百姓搭上致富快車。自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福清市投入資金用于村組道路維修、修建便民橋、村容村貌提升等項目,著力改善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僅今年,通過村村、村企結對幫扶,投入幫扶資金1971.11萬元,新建維修便民橋17座、產業路38.5公里、村組道路93.24公里、村組路排水渠15.3公里,為15個鄉鎮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改造農村衛生戶廁1389座; 投入幫扶資金2040萬元,實施隴陽學校、榜羅鎮史家廟學校、隴川初中、馬營小學等教學樓和附屬工程建設項目;投入幫扶資金507.4萬元,配置流動醫院4輛、智能終端一體機7套,真正讓貧困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 如今,“真金白銀”對口幫扶結出了碩果。連城縣實現62個貧困村、6100戶14530人貧困人口脫貧。曾經的深度貧困縣通渭退出貧困縣序列,貧困人口1.85萬戶8.51萬人也實現了 增收或穩定脫貧。牽手緣一生情,展望未來,融連、融通將繼續攜手前行,共筑小康夢。 |
相關閱讀:
- [12-30] 福清通渭縱深推進東西扶貧協作
- [12-14] 大愛助學子 善舉映初心——福清市各民主黨派開展精準扶貧、助學扶智活動
- [11-24] 共譜脫貧曲 同唱致富歌——福清通渭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綜述
- [11-18] 爭創福州市青年文明號集體——福清市醫院呼吸內科積極開展扶貧助困活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