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增黨史學習教育網紅打卡點
2021-06-24 11:56:05?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縣委成立舊址前的群體雕像。 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文 石美祥/攝 “紅領玉融”群體雕塑、紅色歷史展陳……連日來,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修繕開放后,福清各界紛紛將此作為黨史學習教育、踐行初心使命的打卡地。 福清黨組織的紅色搖籃 位于福清陽下街道漈頭村的漈頭村陳氏支祠是中共福清縣委誕生地和駐地舊址。1934年1月,中共福清特支領導人和部分骨干黨員集中在陳氏支祠開會,成立了中共福清縣委,何文成任書記,陳炳奎、陳金來、余長鉞、何胥陶、池亦妹仔任委員。 漈頭村作為福清黨組織的紅色搖籃,依然保留著陳氏支祠、陳氏祠堂、漈陽書院、陳炳奎故居等革命舊址。除陳氏支祠外,漈陽書院系陳氏祠堂的附屬部分,陳氏祠堂和漈陽書院是福平沿海抗日游擊隊第八中隊駐地舊址。 修繕革命舊址 展陳紅色歷史 2020年6月,福清市委決定實施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修繕提升工程,優化功能布局,改善設備設施,豐富展陳展品,運用實物、視頻、圖片、雕塑等多種展示形式,回顧福清黨組織不斷壯大的歷程。 據悉,修繕后的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總占地面積約19畝,建筑面積1090平方米,設有縣委成立舊址紀念館、地方革命史陳列館、黨建引領展示館、紅色生活館。同時,還增添了環水木棧道、百畝向日葵花海等景點。 “內部展陳以歷史軌跡分為勤樸剛毅、星火傳承、紅領聚力、拼搏爭先、高質超越五個主題,展示了從福清地方組織萌芽到新時代福清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港灣城市的壯麗篇章。”陽下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 成為黨史學習教育 網紅打卡點 近日,穿過一片向日葵花海,記者來到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驕陽下,青石板鋪就的漈頭紅色廣場中央一組群體雕塑引人注目。雕塑群里,有身著長衫的青年,手拿鐵鏟、鐵鍬的農民,還有舉著槍支的游擊隊員等。 據介紹,這組群體雕塑以“紅領玉融”為主題,以1934年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背景和南西亭暴動歷史事件為基礎,刻畫了20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知識青年、歸國華僑、勞苦大眾……20雙堅定的眼神,訴說著革命者的豪情,傳承著福清的紅色血脈。 群體雕塑后方是一座紅磚墻、木板窗的古建筑,此處正是福清縣委成立舊址紀念館。紀念館內,記者注意到,一幅幅彌足珍貴的照片、一篇篇生動翔實的文字、一件件紅色歷史文物展示著福清地方組織萌芽、縣委創建以及縣委成立后的部分重要活動。 紀念館的后堂閣樓設置為場景雕塑廳,逼真還原1934年成立中共福清縣委時的場景。墻壁上依然留存著“勤樸剛毅”四個大字,這是福清第一任縣委書記何文成題寫,他以此激勵廣大黨員為革命事業奮斗終生。 “福清縣委成立舊址生動再現了福清的革命斗爭歷史,展現了很多英雄事跡,有助于加深我們對福清歷史的了解,非常有教育意義。”當日,前來參觀的福建中華技師學院的黃同學告訴記者。 據悉,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開放以來,已成為福清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黨史學習教育陣地、黨性鍛煉實踐陣地、紅色文化傳播陣地、黨建成果展示陣地。 |
相關閱讀:
- [06-21] 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完成修繕 正式對外開放
- [05-07] 陽下街道加快推進福清縣委舊址修繕工作
- [03-15] 福清縣委舊址全新升級改造 打造黨史教育基地標桿
- [11-19] 中共福清縣委舊址修繕改造項目快速推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