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母親河” 綻放“生態美”
2022-03-25 11:07:37?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豬母灣效果圖。 水,是城市的靈魂,是發展的命脈,也是福清加快打造現代化海濱山水城市的重要一環。 龍江是福清的母親河,見證了福清千百年的發展,在福清人的記憶里,水清河暢、魚翔淺底;龍江是福清厚重歷史文化的載體,串起了唐陂、宋橋、元佛、明塔等文化古跡;龍江更是福清城市發展愿景的底圖,猶如一條扁擔,上游挑起石竹山景區和高鐵文旅小鎮,中下游挑起冉冉升起的東部新城。 2021年12月,龍江生態水系綜合治理工程拉開序幕,福清市用打造百年精品工程的決心,力爭讓母親河重現往日的靈光。工程結合東部新城開發建設,高標準開展龍江中下游綜合治理,努力構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流域生態格局,切實把龍江打造成為福清的生態軸、景觀軸、發展軸,讓龍江成為防洪保安全、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的“幸福河”。 合力共治 構建良好工作格局 傍晚時分,來到新江濱公園,市民們有的悠哉地坐在“古早味”的大眾茶館里品茶,有的穿梭在公園中享受無限美好時光,有的和朋友在歡樂的舞蹈中盡情歡笑……“過去,這里比較老舊,空間也小。現在,改造后的公園不僅保留了原有特色標志和大樹,還增添了古城建筑、大草坪等景觀,面積也大了不少,家門口又多了一個好去處。”談起公園的變化,市民王先生高興不已。 新江濱公園占地面積約2681.4畝,在原有的公園基礎上擴大了一倍,主要打造豐富的林下休憩、娛樂空間。沿江欄桿換成了大面積綠植邊坡,將公園的景致與龍江兩岸融為一體,新建了生態駁岸及沿江休閑步道,休閑步道與龍江南岸公園及龍江上游公園步道串聯成環龍江休閑步道。 江濱公園的“新”得益于龍江生態水系綜合治理,是福清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送給市民的生態“福利”。眼前這幅水清岸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畫卷描繪了福清生態宜居的優美環境,也擦亮了福清加快打造現代化海濱山水城市的民生“底色”。 由于歷史等原因,龍江流域溪流水質曾一度下降,中下游河床淤積嚴重,導致行洪納潮不暢,潮汐動力減弱,受人為活動影響,兩岸風光與歷史記憶相差很大。 治理一條江,改變一座城。龍江生態水系綜合治理濃縮著福清的發展理念之變、發展方式之變,見證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事實上,對母親河的保護和治理,福清從未停止過腳步。2006年,福清市啟動龍江綜合治理工程以來,先后推進龍江綜合治理工作、龍江中下游綜合治理工程、龍江流域水系綜合治理工程……16個春秋,福清市一任接著一任干,用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韌勁,讓龍江流域今朝更好看。 近年來,福清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囑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推動龍江生態水系綜合治理工程,昭示了福清破解生態瓶頸,為加快打造現代化海濱山水城市擦亮綠色“底色”的決心。 福清堅持全市“一盤棋”治理,力度大、決心大,統籌岸上岸下、上游下游,展開一場全流域、全要素系統治理。在水里,組織開展河床清淤工程;在岸上,一方面堅持全面截污,另一方面堅持全面治亂;在兩側,按照“建一批、治一批、改一批”思路,統籌推進污染源治理。經過治理,“一江四溪”水質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與提升。兩岸公園成串,就像鑲嵌在龍江邊上的一顆顆璀璨明珠,成為城市一道最美的風景,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明顯增強。 人水和諧 著眼循環持續發展 在南門閘至利橋段河道重塑便道工地,挖掘機轟鳴作響,運輸車輛往返穿梭,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中。 龍江中下游綜合治理河道長度約15.3公里,實施包括堤路結合、截污控源、重塑河道、生態補水、生態修復、防洪排澇的系統生態治理工程,圍繞“一江兩帶三區多園”,充分考慮以龍江為軸的水脈,結合兩岸沿線的生態修復帶,打造城市功能文化區、城市濕地游覽區、濕地生態修復區和多處主題公園節點。 “城市功能文化區位于舊城區,將結合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進行打造;城市濕地游覽區是本輪打造的亮點,位于東部新城的豬母灣是其中的重點,清淤后,豬母灣將擁有300米寬的河道,實現了濕地進城區的美好期盼;濕地生態修復區,主要以濕地、城市綠肺為主,在保持原生態的基礎上,進行綠化種植,將濕地修復好。”市水利局負責人說。 生態修復工程范圍為利橋到海口特大橋,有助于生態修復、改善環境,發揮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持、濕地生產力、生物廊道等重要功能,為河流形成一條綠色的生態屏障。 為修復龍江流域生態環境,福清市還通過謀劃、建設江濱公園等思路,結合園林景觀植物配置、園建造景等措施,塑造河道沿線綠色景觀,進一步優化龍江流域水系周邊環境。著力于“修復+串聯”的工作理念,生成10多個江濱公園項目,主要分布于龍江干流、虎溪流域、大北溪流域等。同時,結合周邊生態景觀建設,梳理謀劃符合生態修復功能、人文環境的公園設計,打造一個個充滿生命韻律、景觀層次豐富的現代江濱公園。 如何更加高效優質地做好水利工作,實現從傳統水文過渡到現代水文?此次龍江生態水系綜合治理傾力打造智慧水利工程,新建監測站點99處,接入已建站點111處,在利用整合水利局已建系統基礎上,新增開發功能模塊,統籌建設龍江流域聯排聯調智慧水利平臺。平臺建成后,實現水質(含水位、水量)監測預警、閘泵站聯排聯調、事務閉環處理、防洪排澇智能化輔助決策等主要功能,能精準發現問題段、問題點。同時,安裝地面積水監測,實時監測城區街道路面低洼積水情況,并預留遠期接入端口。 目前,福清市政工程北江濱路試驗段正在進行水泥攪拌樁施工。海口鎮總長約1800米的龍江北岸現狀提升修繕工程、古橋至終點(霖姜路)長度為1600米的居民區與岸線自然過渡景觀休閑步道、沿線以海絲之路為主題布設景觀節點與綠化,均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工作。 龍江生態水系治理關系城市發展,更是關系到福清未來百年、千年發展格局的一件大事。龍江之變,是生態樣板,也是一扇窗口。透過這扇窗,窺見的是福清加快打造現代化海濱山水城市的決心和信心。今后,福清市還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化落實“綠色發展”專項行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取得新成效,更好地造福福清人民。 |
相關閱讀:
- [03-23] 聞令而動強協同 福清龍江街道持續筑牢社區防疫屏障
- [03-23] 以石竹山景區為龍頭 以高鐵小鎮為支點 以龍江為主軸福清打造“城市后花園”
- [03-21] 福清市領導調研龍江中下游綜合治理PPP工程項目
- [02-25] 福清龍江街道巡查住宅小區違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