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溪鎮高速路口檢查點暖心幫助迷路老人回家
2022-04-28 15:01:48?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4月28日訊(記者 陳嵐 通訊員 陳婧怡)4月22日傍晚,漁溪鎮高速出入口疫情檢查點像往常一樣,鎮防疫工作人員有條不紊進行疫情查驗登記工作,把好安全防線。 “你好,你是漁溪鎮帶班領導嗎?我們在高速路上發現一個流浪老人。”一個交警電話打斷了漁溪鎮組織委員余曉婕的工作。隨后,余曉婕跟著交警前行,在高速出口繳費處看到一位60歲左右的老人。老人個子瘦小,雙手緊緊攥在一起,瞇著眼睛茫然看著眼前的人群。 “老人可能精神有問題,不會說普通話,只說外地方言。現在是疫情防控時期,他沒有行程碼和身份證,看看能不能請派出所的民警過來,用‘警務通’識別一下他的身份。”交警擔憂地說。于是,余曉婕一邊讓志愿者送來食物和水,一邊耐心詢問老人:“老伯,你叫什么名字,從哪里來的?”但老人講的是一種大家聽著都很陌生的方言,且敘述很混亂。大家從老人口音中將“四川”“浙江”“重慶”猜了個遍,都一無所獲。 一邊是難以理解的外地方言,一邊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答不清問題,更讓人為難的是,老人身上也沒有攜帶任何證件和手機等能查詢身份及健康狀態相關訊息的電子設備,無法進行必要的疫情防控檢查。 為此,余曉婕立即求助民警,用“警務通”系統進行查詢,卻因權限問題,而無法核實外省籍老人的身份信息。一時間,如何幫助老人,成了大家的難題。值班組長林曉樂提議:“老人沒有身份證,無法進行核酸檢測,那就先讓他做個抗原檢測,然后,我們再找找其他方法。” “我們讓他寫字看看?”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一位黨員志愿者說出了這個提議。大家迅速拿來紙筆,引導老人寫出他的姓名和住址。最后,大家努力辨認老人潦草的字跡和凌亂的信息,并不停在網絡上嘗試搜索相近的信息,終于大致判定老人是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川主街社區的趙老伯。 “可是就算知道了住址又怎么樣?老伯連個身份證號碼和聯系方式都寫不清楚。”一位志愿者有些泄氣地說。 看著大家沮喪的表情,余曉婕提議:“我們試著從網上找找看,能不能找到臨江鎮川主街社區的聯系方式,通過社區聯系到他家人。” 于是,大家又迅速拿出手機,最后通過聯系駐地商家,輾轉拿到社區甄主任的聯系方式。 “你好,哪位?”在幾次無人接聽后,來自重慶的聲音終于從手機另一邊傳了過來。 “甄主任您好!我是福建省福清市漁溪鎮的工作人員,我們這里有個情況,需要您的幫助……”在了解情況之后,甄主任說:“這個人我不認識,我們社區是老舊社區,很多居民拆遷之后都搬走了。你等等,我問問社區的其他干部。” “好的好的。我們等您消息。” 過了半個小時,甄主任的電話回了過來。“已經核實清楚了,確實是我們社區的,他已經失蹤三天了,家里人到處找他。他女兒就在福州,我已經通知她了,馬上會跟你聯系,太感謝你們了!”甄主任說。 當晚8點,在藍天救援隊的陪同下,趙老伯的女兒到達漁溪鎮查驗站。見到正在休息的老人,其女兒哽咽著說:“太感謝你們了!他的精神狀態不好,在這里人生地不熟,我們已經找他三天兩夜了,如果不是你們負責任,我們就再也找不到他了。” |
相關閱讀:
- [04-26] 福清市漁溪鎮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周活動
- [03-18] 福清漁溪鎮拆除一處違建
- [03-10] 漁溪鎮婦聯舉辦“三八”節制作蛋糕活動
- [03-08] 從老區村邁向省小康庫區示范村漁溪鎮建新村“紅色領航工程”推動鄉村振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